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護理發燒寶寶 那些誤導我們多年的退燒誤區

春暖花開, 乍暖還寒, 一不小心咱家小貝貝惹上了感冒, 還發起了高燒。 看見孩子高燒至39度, 奶奶就按照老一套的退燒方法——用被子捂汗, 把孩了裹得像密不透風, 試圖把汗逼出來。 可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汗是出了些, 但燒並沒能退下來, 這下奶奶急了, 才急促的給我打電話, 讓我把孩子帶去看醫生。

出門前還怕孩子再著涼, 於是就這樣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著往醫院趕。 醫生檢查的時候才告知我們, 你們把孩子包裹成這樣, 燒怎能退下來呢?原來, 這種捂汗的做法是退燒的大忌, 當時自己也沒有經驗,

Advertisiment
所以和奶奶一樣犯了錯。

現在, 小貝貝已經恢復以往的活潑可愛了!在處理貝貝發燒的問題上, 相信很多新媽都犯過一些錯。 今天, 我把這些新媽時常犯的錯誤給總結一下, 並且把醫生揭露的真相告訴各位粑粑麻麻, 粑粑麻麻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哦!

錯誤1:發燒了一定要輸液

貝貝第一次去醫院看病, 醫生叔叔開了藥, 可當天晚上, 貝貝的燒還是沒退, 粑粑就急了, 又帶貝貝去醫院, 要求醫生給貝貝打退燒針, 好儘快退燒。 可醫生叔叔見貝貝體溫還不算高, 精神狀態比較好, 抽血檢查白細胞也不高, 就拒絕了西瓜粑粑的請求。 貝貝“躲過一劫”, 歐耶!

真相:醫生叔叔說, 寶寶感冒發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而病毒性的感冒本身有“自限性”,

Advertisiment
不打針不輸液也會慢慢好起來, 而打針輸液也不見得會好得快一點。 所以一般寶寶感冒發燒是不需要輸液的。 只有當寶寶長時間高燒不退、精神狀態差、進食困難、喂藥困難時, 才需要考慮輸液。

錯誤2:發熱不能受寒

有些粑粑麻麻也像貝貝的奶奶一樣, 認為寶寶發燒不能受寒, 否則會再次著涼高燒不退。 於是, 寶寶發燒了, 就算再熱的天氣也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不能扇風扇。 但是貝貝覺得, 發燒的時候全身都熱烘烘的, 還不能吹空調涼風扇, 感覺真的好難受。

真相:醫生叔叔說, 寶寶發燒時, 不必過於擔心寶寶著涼, 而更應該適當的對寶寶採取一些降溫的措施。 例如泡溫水澡, 就是最簡單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

Advertisiment
如果洗澡不方便的話, 粑粑麻麻也可以用溫水給寶寶擦擦身, 重點擦頭部、脖子、腋窩、大腿根部等體溫高的地方, 這樣, 水分蒸發的時候可以帶走寶寶的一些熱量, 體溫自然就容易下降了。

錯誤3:發熱捂汗退燒快

貝貝在醫院的時候, 看到很多發燒的小夥伴也跟貝貝一樣, 被裹得嚴嚴實實的, 甚至蓋上大棉被。 很多粑粑麻麻認為, 給寶寶穿厚點、蓋厚點可以捂汗, 一出汗就退燒了。 可是, 貝貝發燒的時候, 全身像是著火一樣, 熱氣騰騰的, 再穿上棉衣、蓋上棉被, 整個人都不好了, 差點喘不過氣來。

真相:寶寶發燒吃退燒藥後容易出汗, 一出汗燒就退了。 於是, 很多粑粑麻麻誤以為, 只要讓寶寶穿厚點, 捂出汗, 就可以退燒。 其實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Advertisiment
寶寶發燒時穿厚衣服捂汗, 只會越捂越熱, 不僅退燒難, 還可能導致高熱驚厥。

正確的做法是讓寶寶適當穿少一點, 衣服略微解開, 利於散熱。 如果寶寶手腳冰涼, 這是由於寶寶發燒時末梢迴圈變差, 麻麻可以用溫熱水敷一敷寶寶的手腳, 讓肢端迴圈改善, 手腳變暖, 這樣更容易散熱退燒。

錯誤4:一發燒就吃退燒藥

貝貝第一次發燒的時候, 粑粑麻麻都很緊張, 擔心發燒會“燒壞腦子”, 連體溫都沒有量, 就馬上給貝貝吃了退燒藥。 其實當時貝貝只是輕微發燒, 遠遠還沒達到服用退燒藥的界限。 藥吃下去了, 燒是退了, 但是貝貝覺得整個人都無精打采, 像虛脫一樣。

真相:醫生叔叔告訴貝貝的粑粑麻麻, 一般38.5℃以下的發熱不需要吃退燒藥,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對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更應該謹慎, 採用泡澡、擦身、貼退熱貼等物理降溫方法更安全也更有效。 這是因為寶寶體重輕, 體表面積大, 吃退燒藥的劑量不容易掌握, 還容易造成虛脫和胃腸道的損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