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護理早產兒的五道關

胎兒是完全依靠母體而生存的, 母體不僅為其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氧氣, 還為其排泄廢物和二氧化碳。 胎兒在母體內各組織器官逐漸分化、形成, 功能漸趨成熟;出生後, 新生兒的生活環境發生質的變化, 需獨立面對周圍的一切, 這就需要其有能獨立進行呼吸、迴圈、攝食、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動的能力。

足月兒由於在宮內發育的時間足夠長, 其各器官都基本發育成熟, 基本上能適應新環境;早產兒(指胎齡小於37周, 體重小於25公斤的未成熟兒)由於全身各個器官都未發育成熟(胎齡越短, 越不成熟),

Advertisiment
難以適應子宮內外環境的驟然變化, 易發生各種疾病, 甚至死亡。 早產兒出生後主要面臨五個方面的問題, 即五道關。 

呼吸關:

早產兒因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呼吸常不規則, 甚至出現頻繁的呼吸暫停或呼吸衰竭。 另外, 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基本單位是肺泡, 肺泡要保持張開狀態而不萎陷, 需要一種稱為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參與, 早產兒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較少, 容易出現肺泡萎陷, 通氣降低, 出現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 

體溫關:

正常體溫是機體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的基本條件。 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差, 皮下脂肪薄, 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容易散熱, 而用於產熱的棕色脂肪較少, 故若保暖不當則易發生低體溫,

Advertisiment
出現肢端發冷, 硬腫, 哭聲低弱, 吸吮差, 心率降低, 甚至休克、腎衰、肺出血等危及生命。 若室溫過高, 則又會出現脫水熱。 

感染關:

新生兒皮膚粘膜薄嫩, 易被擦傷, 成為細菌侵襲的通路;臍部為開放的傷口, 細菌易繁殖並進入血液;部分免疫球蛋白雖可通過胎盤由母體進入胎兒, 但與胎齡有關, 胎齡越低, 免疫球蛋白水準越低, 故早產兒體內免疫球蛋白水準較低, 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 甚至敗血症。 

黃疸關:

胎兒在子宮內由於處於氧分壓偏低的環境, 生成的紅細胞數較多, 出生後環境氧分壓提高, 紅細胞相對過多, 多餘的部分被破壞, 並代謝成膽紅素, 加上早產兒對膽紅素的轉運和代謝能力差, 容易出現黃疸。 另外, 早產兒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高,

Advertisiment
膽紅紗容易從血液侵入腦組織, 並對腦組織產生損害。 

餵養關:

早產兒由於吸吮能力差, 不會吞咽, 易發生嗆咳;由於胃容量小, 食道下端的括約肌張力低, 易出現溢浮;由於各種消化酶和膽汁缺乏, 消化吸收能力差, 對食物的耐受性差, 餵養不當易出現小腸壞死。 

既然早產兒有這麼多可能發生的危險, 那麼我們應儘量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儘量避免早產;對已出生的早產兒應加強護理, 防治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以保證其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護理早產兒的臍部?

    早產兒容易出現臍疝,就肚臍部位長個泡泡,這是因為早產兒肌肉發育得不成熟,在哭鬧、用力的情況下肚臍就會突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力量增強,臍疝的情況也會好轉。但也有一部分孩子需要手術治療。早產兒很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的臍部要怎麼護理?

    早產兒的臍部容易出現臍疝,就肚臍部位長個泡泡,這是因為早產兒肌肉發育得不成熟,在哭鬧、用力的情況下肚臍就會突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力量增強,臍疝的情況也會好轉。但也有一部分孩子需要手術治療。早產...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的臍部應該如何護理?

    出院時寶寶臍部應該沒大礙,但早產兒容易出現臍疝,就肚臍部位長個泡泡,這是因為早產兒肌肉發育得不成熟,在哭鬧、用力的情況下肚臍就會突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力量增強,臍疝的情況也會好轉。但也有一部分...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的家庭護理要怎麼保溫?

    注意保暖:對早產兒要注意保溫問題,但保溫並不等於把孩子捂得嚴嚴的,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室內相對濕度55%-65%之間,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孩子保溫,但千萬注...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的寶寶反應有些遲鈍,怎麼樣可以幫助寶寶緩解呢?

    1、早產兒自身的特質影響親子互動,由於生理發育的不成熟,早產兒在交流和互動中常常表現為回應弱,不活躍,這提示早產父母需要更耐心,且有更強烈的情感回應。 2、母親的因素,持續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嬰之間有效...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