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那些害了寶寶的育兒風俗

在民間尤其是老一輩之間流傳著不少各種各樣的育兒風俗, 大人們遵循這些風俗照顧新生兒, 卻沒有過多的思考這些風俗是否真的科學。 專家提醒過度照搬照做有可能反倒給孩子帶來傷害。 >>>菜鳥父母護理新寶寶10大禁忌

給寶寶擦“馬牙”。 孩子出生3~5天后, 內牙床上或上齶兩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狀白色顆粒, 數目不一, 看起來像剛剛萌出的牙齒, 有的就像小馬駒口中的小牙齒, 人們稱為“馬牙”。 民間認為“馬牙”要用乾淨的布蹭掉才行。 事實上, 這種習俗是錯誤的。 “馬牙”不需要擦掉, 一般在孩子出生幾個月後可自行脫落。

Advertisiment
嬰兒的口腔黏膜很脆弱, 擦拭會損傷口腔黏膜, 容易造成感染。

給新生女嬰擠乳☆禁☆頭。 民間認為不擠乳☆禁☆頭, 以後就不能給後代餵奶。 專家指出, 這完全沒必要。 成人手指力量比較大, 容易造成嬰兒乳☆禁☆頭或皮膚損傷。 而且, 孕婦懷孕後再進行乳☆禁☆頭按摩, 即可在寶寶出生後正常哺乳。

寶寶要睡頭形。 不少家長喜歡讓新生兒睡硬枕頭(如豌豆枕頭、綠豆枕頭等), 認為這樣睡, 頭的形狀更好看。 其實孩子在出生三個月內, 頸椎還沒有發育成熟, 生理彎曲沒有形成, 所以不需要睡枕頭。 頭形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並沒有影響, 所以睡什麼頭形更多的是一種個人偏好。 不過,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對於常用一側睡眠的嬰兒,

Advertisiment
最好能換一側睡, 防止頭形睡歪。

給孩子綁腿。 不少家長認為綁腿睡的孩子, 腿能長得直。 事實上, 這是不正確的。 綁腿不僅不會讓孩子腿變直, 還可能造成髖關節損傷。 不過, 適度包裹上肢是可以的。 胎兒在母親子宮裡習慣蜷縮, 出生後環境發生變化, 對外界的動靜比較敏感, 睡眠時易受驚嚇, 將上肢包裹於繈褓中有助於孩子睡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