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秋季腹瀉

秋季, 寶寶比較容易患腹瀉。 腹瀉不是大病, 但不好好護理, 也會威脅到生命的, 所以媽媽們不能忽視腹瀉這種疾病。 而秋季腹瀉比其他季節的腹瀉略有不同, 今天介紹一下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又名輪狀病毒性腸炎, 因多發於9-12月份的秋冬季節而得名。 常發生在2歲以下嬰幼兒中, 尤以1歲半前嬰兒多見。 在感染了輪狀病毒後, 有時可能會發燒。 伴有上呼吸道症狀、以及突然性的激烈嘔吐等症狀。

一、秋季腹瀉的主要特點 1、發病年齡低 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由於由於小兒胃腸功能較弱, 胃腸道抵抗力差, 易感此病毒。
Advertisiment
2、起病急 寶寶會伴有高燒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 3、頻繁嘔吐 發病當日即頻繁嘔吐, 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 4、腹瀉次數多 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後, 大便少則一天5、6次, 多則數十次, 大便稀薄, 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 有時呈白色米湯樣, 多無特殊腥臭味。
二、秋季腹瀉居家護理要點 1、及時補充體液是關鍵 由於寶寶患上秋季腹瀉後, 腹瀉次數較多, 因而家庭治療秋季腹瀉時要保證寶貝液體的攝入。 補液, 除了給寶貝多喝水之外, 還要給及時補充補液鹽(醫院、藥店有售, 每袋加1000毫升水稀釋)。 此外還可以自己在家製作補液鹽, 效果也很好。 1)米湯+鹽:米湯500毫升(大約為1斤裝白酒瓶的容量)+精細食鹽1.75克(大約為半個啤酒瓶蓋的量)。
Advertisiment
2)糖鹽水:水500毫升+白糖10克(大約為2湯匙)+精細食鹽1.75克煮開
三、飲食調整有講究 雖然寶寶又吐又拉, 但還是可以讓他繼續進食。 如果寶寶吃母乳, 可以像以前那樣繼續給他吃。 如果是人工餵養, 6個月以內的寶寶, 前兩天可以用米湯稀釋牛奶給他喝, 2-3天后改為正常飲食。 6個月以上的寶寶, 可以給他吃粥、麵條或軟飯, 加些蔬菜、魚或肉末, 再吃些新鮮水果、果汁, 以補充鉀。 總之, 腹瀉期間要鼓勵進食, 給寶寶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一直要堅持到腹瀉停止後2周。
本文介紹了秋季腹瀉的特點以及護理要點和飲食調整相信通過本文, 媽媽們對秋季腹瀉有了初步的瞭解。 如果寶寶患了腹瀉, 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護理, 正確的護理對寶寶身體的恢復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並且要視情況及時送醫院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