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謹防孩子腹瀉變大病

夏天, 孩子最易攀上腹瀉病。 一般說來, 腹瀉屬於腸道疾病, 但在有些時候卻可越過“雷池”, 殃及心臟、關節甚至大腦而闖下大禍。

禍及心臟

陽陽生日那天吃了好幾支冰棍兒, 晚上就肚子不舒服, 並拉了幾次稀便。 陽陽媽趕忙從藥箱裡取來黃連素給他服下。 第二天陽陽感覺肚子好了些, 可是胃口變差、體溫也有些輕微上升。 陽陽媽誤以為黃連素作用太弱, 便換了慶大黴素注射液口服。 過了兩天, 陽陽的情況更加不妙, 精神萎靡不振, 面色有些發白, 頭暈和心跳。 陽陽媽慌了神, 不敢再“治療”下去, 遂將他送入醫院兒科。

Advertisiment
醫生檢查結果:陽陽得了心肌炎, 幸虧入院及時, 否則後果就嚴重了。

引起孩子腹瀉的原因很多, 就病原微生物而言, 就有細菌、真菌、病毒等等。 病毒引起的腹瀉最多, 約占發病總數的70%, 如柯薩基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輪狀病毒等, 這些腸道病毒對心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 當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時, 它們就會“乘虛而入”, 通過消化道黏膜經血液迴圈而流竄到心臟作案, 造成心肌細胞炎症性損害, 醫學上稱為心肌炎。 陽陽就是因為吃了不潔的冰棒而中了病毒的招。

一旦心肌受害, 除了神萎食差、頭暈面白等症狀外, 還可能有疲乏多汗、心跳加快或減慢、胸悶、心前區不適或疼痛等症候。 嚴重者可出現面部浮腫、不能平臥、呼吸困難等心力衰竭表現,

Advertisiment
危及生命。

禍及關節

兵兵剛滿5歲, 在學前班就讀。 一次吃了幾片存放於冰箱內的番茄, 幾小時後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發熱等症狀, 隨即到街道診所輸液治療, 病情好轉後攜帶抗菌藥回家服用。 想不到幾天以後, 兵兵兩踝關節處開始疼痛腫脹, 影響行走, 兵兵家長不得不帶他到醫院求治。 接診醫生經過檢查後, 診斷為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究其原委, 乃是腸炎闖的禍。

所謂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指的是人體遭受病原微生物侵襲後引起的炎症, 但並非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關節所致, 而是感染引起的過敏性病變, 膝、髖、踝等關節為發病部位。 兵兵的踝關節發炎, 就是源於腸道感染引發的過敏性炎症。

Advertisiment

感染過敏性關節炎約占所有關節炎類型的20%, 發病率相當高, 雖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 但以5~12歲的兒童和20~40歲的成年人為最多。 關節炎多在感染後1~6周內發作, 關節腫痛反復發作, 再發再愈。 所幸的是該病有驚無險, 預後良好, 常在3個月內痊癒, 不會引起心臟損害和關節畸形。

禍及大腦

雪雪的腹瀉與上面兩個病例都不一樣, 是在吃了涼菜兩天后才發病, 且不是以通常的稀便為首發症狀, 而是突發高燒, 體溫接近40℃, 口唇發紺, 反復抽筋。 雪雪家長以為她得了腦膜炎, 急忙送入傳染病醫院。 經化驗, 雪雪得的是中毒性菌痢之腦型。

中毒性菌痢俗稱毒痢, 侵襲對象多為2~7歲的孩子, 是細菌性痢疾中特別危重的一種, 又可分為3大類型,

Advertisiment
除了雪雪那樣的腦型外, 還有休克型、混合型。 腦型毒痢常出現嚴重的毒血症, 如救治不及時會引發呼吸衰竭而置人於死地。 休克型毒痢則可出現尿少或無尿、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數、血壓波動或偏低等症狀。 混合型毒痢兼具兩型的特點, 是毒痢中最兇險的一種, 病死率極高。

毒痢病在小兒腸道, 怎麼會殃及到一身之“首”的大腦?

原來, 孩子的大腦處於發育階段, 功能不完善, 血液與大腦之間的防禦屏障(醫學稱為“血腦屏障”)不健全, 致使毒痢產生的毒素經腸道黏膜吸收入血液, 並隨血液迴圈越過血腦屏障而侵入大腦造成損害。 可以說, 毒痢的症狀越重, 生成的毒素越多, 大腦的病變也就越嚴重, 後果亦越危險。

Advertisiment
這樣的患兒即使搶救成活, 也常可留下癱瘓、智力低下、癲癇、失明等後遺症, 給孩子造成終身痛苦。

毒痢的預防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吃喝衛生, 特別是在細菌活躍的夏天, 吃涼菜尤要慎重。 (文/蘭政文 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蔡葵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