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誰說獨生子女就一定會自私

“你這個小孩怎麼這麼自私, 是不是獨生子女都這樣?”話說孩子自私與否, 跟是否獨生子女有什麼關係!?誰能保證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就不自私了? 沒有兄弟姐妹, 不代表沒有玩伴

常有寶媽抱怨:我家孩子是獨生子女, 因為娃沒有玩伴, 所以造就了TA比較自私的性格, 家裡偶爾來了小客人, 寶寶總是把玩具收起來, 不讓小客人碰TA的任何東西……

沒有兄弟姐妹, 不代表孩子沒有玩伴,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甚至家裡面毛絨娃娃, 都可以是孩子的玩伴。 所以“沒有兄弟姐妹”這個藉口以後不要用嘍。

我家小妞今年快七歲了,

Advertisiment
她時常喊我陪她一起玩。 為了讓她有良好的秩序感, 我會裝作饒有興趣的樣子跟她搶著玩。 比如拼拼圖, 她玩一分鐘我玩一分鐘, 。 看我笨手笨腳半天也擺弄不好那些彩色的方塊, 她會急得在一邊比劃, 儘管如此她還是會耐心等到我玩完。 因為制定了規則, 所以她再急, 也會等到我玩完才接手。 這樣一來, 她不光有了秩序感, 還因為有了對手, 她玩得更加專注和認真。

時間一長, 只要是我們商量好的遊戲, 小妞都會遵守遊戲規則, 也造就了她凡事都會跟我商量著來的習慣。

所以說家有獨生子女的寶媽不用擔心, 只要你有耐性扮演孩子的玩伴, 跟她一同體驗遊戲的樂趣, 相信用不了多久, 孩子便會注意到對方的心理需求,

Advertisiment
絕對不會再出現“什麼東西都是TA的”這種現象。

不會和其他孩子相處, 不代表沒愛心

不得不說, 獨生子女最大的弊端就在這裡, 習慣了一個人的世界, 其他小孩一到場, 反而彆扭到不會了。 看著別的小朋友一起打鬧, TA多數時候只會在角落裡悄悄地看著, 眼裡滿是渴望, 就是邁不開步子融入進去。

上周天, 寶媽帶小妞去參加同學聚會, 同到場的小朋友小蕾比小妞小一歲, 小貝只有3歲多。 本著大帶小的原則, 我讓小妞把弟弟領著走, 她只會看著我笑, 就是不好意思動手。

小貝倒是個膽大的小男孩, 湊上來直把手往小妞手裡塞, 小妞開始還彆扭地說:“你看他咋光粘我呢。 ”其他小朋友把玩具遞給小妞, 她也一臉無奈地說:“他們咋把東西都給我拿著呢。

Advertisiment

我終於擺脫小紐的“糾纏”, 投入到跟同學的海諞當中。 忽然一扭頭, 小妞正抓著小蕾的手, 原來小貝關門時, 不小心把小蕾的手夾到了。 小妞一邊吹, 一邊說:“姐姐給你吹一吹就不疼了。 ”這姿態儼然就是一大姐大啊。 雖然小妞不怎麼懂得跟其他小孩玩, 可她有愛心, 有愛心的孩子走到哪裡都不會孤單。

即便獨生子女在家習慣了一個人, 不知道怎麼照顧年齡小一些的弟弟妹妹, 可不代表他們沒有愛心。 只要給TA時間和空間, 一樣能在和其他孩子相處的過程中, 讓TA體味到“兄弟姐妹”的樂趣。

不知道謙讓, 未必就是自私

“這娃就自私得很, 啥事都光想著自己, 能不能也為別人考慮一下。 ”寶媽的嘮叨並不管用,

Advertisiment
獨生子女根本就體現不到你所謂的為別人考慮是什麼意思, 因為——你沒有教過他!

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時, 絕大多數家長幾乎不會想起來教孩子怎樣跟其他孩子相處。 偶爾到了人多的場合, 其他小夥伴湊到一起, 你給我喂餅乾, 我替你端飲料, 怎麼看怎麼友善, 而你的寶貝好像只知道這面前的食物是自己的。 於是旁邊的人一誇讚其他寶貝互相照顧得真好, 一面朝你的寶貝瞅一瞅。 這時候你便忍不住沖自己的孩子發火:“你怎麼一點也不知道照顧其他小夥伴。 ”

孩子被這麼一吼叫, 自然很委屈。 你呢更是一肚子肝火:人家的孩子怎麼都這麼乖巧, 就我家的孩子這麼自私, 難道真的是因為獨生子女的原因?

其實不是的,

Advertisiment
因為平時獨生子女沒有面對過這種場景, 自然不懂得應對。 如果從小家裡有姐弟二人, 那你常說的話肯定有兩種:你是姐姐, 要照顧弟弟;你是弟弟, 要尊重姐姐的。 這麼一來, 道理孩子從小就都懂了。

所以不要只看到其他孩子的優點, 要想一想這件事情你有沒有教過孩子, 沒教過, TA做不好, 實屬正常。 TA不知道謙讓, 反應的恰好是你教導的問題, 可以找家裡的毛絨玩具來給孩子扮演弟弟妹妹, 以過家家的方式, 讓孩子體會一下做哥哥姐姐的滋味, 多玩幾次, 這時候再去教孩子怎麼照顧和謙讓別人, 定會事會事辦功倍哦。

說了這麼多, 我只想說一句:獨生子女是否自私, 完全取決於寶媽怎麼教。 只要你想, “自私”這個標籤, 是完全可以從孩子身上撕掉的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