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誰偷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夏天, 孩子們在小區游樂, 有孩子在蕩秋千, 有孩子在沙坑玩, 也有一些孩子陪老人在一些健身設施邊上玩。 這時候, 有一個男孩一溜煙地爬上了一根鐵稈, 原本這是固定拉繩器械的, 他在頂上異常興奮, 大喊:“我最高!我最高!”。 這英雄式的招喚, 一下子將孩子們的興趣調上來, 另外的孩子一哄而上, 爭著向上。  

這時候, 有兩類父母:一類呢, 趕緊阻止自己的孩子參與危險運動;另一類積極參與, 想讓孩子試試身手。  

如果有父母組織一下就更好了:

比一比:誰爬得最快! 
猜一猜:什么原因第一名爬得最快? 
試一試:爬得慢的是否可以通過改變動作要領爬得快一點? 
學一學:重力、摩擦力、體力、安全知識 

Advertisiment

往往平時你可能會抱怨輔導孩子的時間不夠, 但是其實平時生活充滿了各學科知識, 完全可以有機會利用孩子開心、興趣的時候, 一點一點積累, 上課學習再遇到這些內容就不覺得枯燥了。  

興趣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禁☆學習, 將會扼殺學生探 求真理的欲望。 ” 

積極的興趣, 可以使人充滿歡樂, 開闊眼界。  
廣泛的興趣, 使人精神生活充實, 并能應付多變的環境。  
持久的興趣, 可以豐富人的知識, 開發智力。  

興趣是一個人走向事業成功的開始, 有人總結世界上數百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功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他們對所研究的科學事業內有濃厚的興趣。

Advertisiment
無論是誰, 持久地從事一項無興趣的活動, 不僅難以成功, 而且有損身心健康。  

要使兒童適應環境, 對生活充滿熱情, 就要善于培養、呵護、珍惜兒童的興趣。 千萬不要輕易做孩子掃興的事。

行動計劃 

我們不能替代孩子, 但是我們可以做到:

尊重孩子興趣 

無論是在平時, 當發現孩子興致勃勃的時候, 在安全的前提下, 在盡可能的情況下, 隨其所好, 因勢利導。  

在日常我們給孩子增加課外興趣班時, 課外培訓要建立在孩子有興趣的基礎上, 這樣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定不能盲目跟風, 以功利思想為導向, 不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學習特點, 尤其是對孩子極有興趣, 但并非社會上流行的一定不能扼殺,

Advertisiment
如果暫時無條件滿足孩子, 也要引導, 否則, 非但不能培養孩子的特長, 更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話產生逆反心理。  

拓展視野, 培養興趣 

孩子如果沒有機會接觸世界上各種奇妙的事物, 他們很難完全表現出對外界的興趣。 因此, 父母就要創造機會, 拓展孩子的視野。  

比如, 當發現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兩眼發光的事物時, 這就表示他對此極有興趣, 父母應鼓勵他們去探索。  

從游戲中開發孩子的興趣, 因為愛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一些益智游戲也能激發孩子某一方面的興趣, 因此, 父母要積極引導他從興趣中進行探索與思考, 從現時輕松地, 快樂地學到更多的知識, 明曉更多的道理。  

對孩子的興趣不聞不問,

Advertisiment
無動于衷, 甚至責罵扼殺, 則是做父母的大忌。  

發現、珍惜好奇心 

好奇心是萌發創造性的起點和火花, 對事物好奇, 才會產生思考和探索。 孩子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好奇, 他們對什么都想了解, 都愛問個明白。 父母非但要有耐心, 而且要尊重個體。

例如曾有這么一個孩子, 上課時, 總是做自己的事情, 思想一點也不集中, 同學們做這個, 他卻獨自一個人玩別的, 甚至對于老師的話都沒反應, 父母則為他的“笨”、“不聽話”而感到憂心重重。 可是一位老師不這么想, 經一段時間的觀察, 他發現, 這個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殊興趣, 和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比如他關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 還是打蠟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

Advertisiment
還是地板的摩擦力大?教師就有意識地對他進行誘導性地教育, 充分肯定他的好奇心, 并鼓勵表揚孩子愛思考的精神, 慢慢地, 他不僅更加喜歡思考與探索, 還積極配合班級, 配合老師。 可見, 孩子的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勵, 孩子便會繼續探索、思考和學習;要是受到壓抑, 就會喪失自信心和探索的興趣。  

經常發問, 引導孩子思考 

父母非常學會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問, 還要主動、積極地去發問。 由于發展思維是培養創造力的核心, 也是孩子成長重要的能力。 所以要培養孩子學會思考、善于思考, 讓孩子養成平時喜歡思考的習慣, 并在孩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如果你陪孩子去參觀一個攝影展覽, 對于展出的作品, 你可以發現他的興趣點,可以一起去討論,去評價,更可以問他一些問題:為什么認為這個作品好,你的理解是什么?別人的理解是什么,為什么有不同?等等。 

如果你陪孩子是參觀一個科技展,則他的問題會更多,這是什么材料?這個設施是什么功能?為什么等,對于這些,可以鼓勵他多問問展臺的工作人員,當你碰到孩子提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時,千萬不要厭煩或簡單化處理,最好是告訴孩子:“這個問題還真難,我們也不太清楚,等我查查書,或問問其他朋友后告訴你。而且要說到做到。當然,現在有互聯網,可以和孩子一起查一查感興趣的問題。 

溝通交流,激發思考 

平時,父母要利用一切機會與孩子交談,通過交流來激發孩子的思考。但是,要注意的是,討論問題時,要盡量談一些有利于孩子獨立思考的問題,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無論是當孩子碰到問題時,你還是為他提一些具體的建議,啟發孩子想辦法,或讓他自己作判斷。

你可以發現他的興趣點,可以一起去討論,去評價,更可以問他一些問題:為什么認為這個作品好,你的理解是什么?別人的理解是什么,為什么有不同?等等。 

如果你陪孩子是參觀一個科技展,則他的問題會更多,這是什么材料?這個設施是什么功能?為什么等,對于這些,可以鼓勵他多問問展臺的工作人員,當你碰到孩子提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時,千萬不要厭煩或簡單化處理,最好是告訴孩子:“這個問題還真難,我們也不太清楚,等我查查書,或問問其他朋友后告訴你。而且要說到做到。當然,現在有互聯網,可以和孩子一起查一查感興趣的問題。 

溝通交流,激發思考 

平時,父母要利用一切機會與孩子交談,通過交流來激發孩子的思考。但是,要注意的是,討論問題時,要盡量談一些有利于孩子獨立思考的問題,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無論是當孩子碰到問題時,你還是為他提一些具體的建議,啟發孩子想辦法,或讓他自己作判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