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話早的孩子智商低?

貴人語遲or說話早創造力強?說話早晚與智商的關係

關於孩子說話早與晚, 在民間有兩個不同的“派別”, 有的說貴人語遲, 說話越晚越聰明, 也有的說說話早的孩子創造力更強。 但事實上, 這兩個派別的觀點都是“歪理”, 已經有專家針對這個問題做了研究, 證實寶寶說話早與晚, 與智商和創造力沒有必然的聯繫。

寶寶的語言發展, 也是需要有“硬體”和“軟體”來支撐的。 具體一點說, 影響寶寶說話時間的早晚, 主要有三個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

“硬體”就是生理因素, 就是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

Advertisiment
身體健康、營養充足的寶寶, 一般說話也會比較早, 而體弱多病的寶寶, 語言發展的能力也會相對比較緩慢(此處排除聽力有問題及發音器官不正常的孩子)。

而“軟體”指的就是寶寶的心理狀態和家庭環境。 若父母與寶寶的互動交流比較多, 而且給寶寶營造的語言學習氛圍輕鬆愉悅, 寶寶也會更樂於學習, 更樂於發聲。 反之, 若父母與寶寶缺乏交流, 或是寶寶生活的環境讓寶寶感到壓抑, 寶寶出現抑鬱、自閉等心理問題, 其語言發展也會相對較慢。

寶寶學習語言的過程, 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發展規律和特徵, 若寶寶說話的時間大致符合以下這個“時間表”, 粑粑麻麻就不必過於擔心寶寶的智商有問題了。 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呢!

Advertisiment

寶寶說話早與晚關鍵在家長 教孩子說話4妙招

寶寶說話早與晚, 跟智商沒有太大關係, 而站在父母的角度, “爸爸”“媽媽”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 當然都想儘早聽見了。 而寶寶若小小年紀就口齒伶俐, 粑粑麻麻也臉上有光。 那麼, 如何讓寶寶早說話呢?教寶寶說話有什麼技巧?

1、及早開始“親子對話”

這裡說的“親子對話”, 不僅僅指的語言對話。 從寶寶誕生那天開始, 麻麻就可以跟寶寶進行“眼神交流”了。 深情的目光, 溫柔的撫摸, 親切的話語, 這些都是寶寶對“說話方式”的第一印象。 慢慢地, 寶寶就能“聽”懂麻麻的表情和動作, 並嘗試著用自己獨有的方式, 例如不同的哭聲和動作, 來與麻麻交流。 這時, 若麻麻能夠及時地回應寶寶,

Advertisiment
寶寶也會得到心靈的滿足感, 並且像受到了鼓勵一樣, 更加勇敢地表達自己。

2、善用一切來幫助寶寶理解

跟寶寶說話的時候, 麻麻要注意語言要簡潔、語速要放慢、重點要突出, 同時運用身邊的一切來幫助寶寶理解, 例如誇張的表情、簡單的動作, 以及圖片、實物等。 寶寶天性☆禁☆愛模仿, 當他能夠將特定的表情、動作與語言相結合的時候, 他會更容易記住, 也會嘗試著模仿這樣的表情和動作。 例如最簡單的揮手說“再見”, 每次粑粑麻麻要出門, 他都會看見粑粑麻麻對他揮手, 並且說“再見”, 他很快就明白, 分離的時候要用這樣的語言和動作來表達, 那麼下次粑粑麻麻又要出門的時候, 寶寶就會向你揮動他的小手, 甚至還能說出“再見”。

Advertisiment

3、隨時隨地與寶寶對話

每一段聲音都能夠讓寶寶的聽覺變得敏銳, 水龍頭的流水聲、吸塵器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等, 都可以讓寶寶感受接觸更廣;每一個場景和物品都能夠讓寶寶的理解能力變強, 公園裡孩子們在滑滑梯、奶奶在做家務、汽車在馬路上跑等等, 都可以培養寶寶的辨識和聯想能力。 隨時隨地對寶寶講解他聽見、看見的東西, 不管是換尿布、喝奶或洗澡, 都可以讓寶寶的視覺、聽覺與具體的語言結合理解, 久而久之, 寶寶的語言能力也會相應的得到提高。

4、熱情鼓勵、積極引導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個性, 語言的發展特徵也不盡相同, 即使自己的寶寶說話晚、不愛說話, 也不要當著陌生人的面說“我寶寶不愛說話”“我寶寶很害羞”等。

Advertisiment
這些消極的暗示除了讓你在別人面前顯得謙虛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反而會讓寶寶朝著他聽到的方向發展。 給寶寶多做一些積極的暗示, 熱情鼓勵寶寶表現自己, 讓他多與年齡相近的小夥伴接觸, 並積極引導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這對寶寶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