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詳細解讀寶寶不同哭聲的象徵意義

嬰兒用淚水考驗著媽媽的母愛是否柔韌;大孩子咬著牙不哭考量的則是媽媽的心是否那麼易碎。 其實, 這些都是寶貝們在用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交流方式在與我們溝通。

嬰兒的痛苦淹沒在淚水中

“哇……”當新生寶貝那一聲嘹亮的啼哭響起之時, 我們幾乎欣喜若狂, 一個鮮活的新生命誕生了!但在隨後的日子裡, 這種非常特別的表達方式多次重複後, 我們的睡眠和生活被徹底改變了。 不適應!這是初為人父人母最為深刻的感受。 而對小寶貝來說, 又何嘗不是如此?寶貝的神經系統仍然需要一些日子來適應新環境以及身體上從內到外的變化。

Advertisiment
而且, 在最初的3個月裡, 寶貝的多數活動都先由腦幹打理, 而腦千真是個實實在在的實幹家, 做得多、想得少。 因此, 對外界給予身體的所有感受都少了一些理智的分析與判斷, 怎麼感覺就怎麼表達, 毫不猶豫。 再加上語言系統還未發揮威力, 新生寶貝對外界刺激的唯一回應就是哭泣或慌亂。 因此, 如果小寶貝看起來很不安, 這實在怪不得他, 因為他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方式來發洩他的恐慌情緒。 於是, 那些日子便成了寶貝一生當中哭得最頻繁、最無所顧忌的時期。

科學家曾“有趣”地測量出了小嬰兒的啼哭時間——平均每天哭3個小時。 當然, 寶貝也很聰明, 他很機智地將其分散在全天當中,

Advertisiment
這兒10分鐘, 那兒15分鐘。 我們也知道, 除了哭, 他沒有別的什麼辦法能讓我們知道他餓了、冷了、肚子痛了。 但是, 如果我們給他喂了奶, 蓋了被子, 按摩了他的腹部, 他還是哭個沒完,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 除了餓和不舒服需要哭一哭外, 寶貝們還把這3個小時巧妙地分散在其他的需求中。

1.健康的象徵——“我哭, 我健康!”

對寶貝來說, 哭並不一定非得代表心情鬱悶, 他還需要用它來證明一下自己是極為健康的。 因此, 此種啼哭聲音抑揚頓挫, 嘹亮而極富節奏感, 基本屬於幹嚎(無淚液流出)。 這樣的啼哭每天4~5次, 累計總時長為2個小時, 是語言的前期及另類的運動, 不耽誤飲食、睡覺及玩耍。 如果輕輕摸摸他或朝他笑一笑,

Advertisiment
或把他的兩隻小手放在腹部輕輕搖兩下, 他就會立刻雲淡風輕, 豔陽高照。

2.饑餓的象徵——“我哭, 我饑餓!”

初來乍到的, 什麼都還不懂, 上天預支給寶貝的唯一技能就是餓了得趕緊用哭來通知人喂他。 因此, 在出生後的頭3周, 大部分健康的新生寶貝的哭多是因為饑餓, 而且大部分新媽媽聽到寶貝哭聲的第一反應也是趕緊餵奶。 只要含上乳☆禁☆頭或奶嘴, 小傢伙馬上就會安靜下來, 一臉掩不住的貪吃相, 真讓人無奈!

請記住餓哭的典型“音效”是:重低音, 節奏感強, 而且重複著一定的模式——先短哭一聲, 然後停半拍, 再短哭一聲, 再停半拍, 就像在說“餓——餓——”。 此哭一直要延續到被媽媽抱起來餵奶, 才肯甘休。

如果寶貝同時大張著小嘴四處尋覓,

Advertisiment
一旦有人抱他, 不分男女, 馬上把嘴紮到其懷裡直奔主題, 這樣的沒出息棚, 只能代表一種意思——他餓了!

3.過飽的象徵——“我哭, 我肚撐!”

剛出生的寶貝的胃有些像魚——不知饑飽。 因此, 當他吃多了難受時, 就會用哭來通知大家。 其聲尖銳, 兩腿亂蹬, 口吐奶汁。 若把他的小肚子貼著媽媽胸部抱起來, 哭聲頓時會拔高兩分貝, 甚至嘔吐。 如果寶貝因為吃撐了而哭的話, 就放任他哭一哭吧, 因為哭可以加快消化, 但要注意溢奶。

4.口渴的象徵——“我哭, 我口渴!”

口渴的啼哭很好分辨。 你會看到寶貝一臉的不耐煩, 嘴唇乾燥, 時常伸出舌頭舔嘴唇。 止哭特效良方——喂水。

5.意願的象徵——“我哭, 我要抱!”

難道寶貝大哭只是想讓你抱著他?太有可能了, 這是那些比較“磨人”的寶寶慣用的手段。

Advertisiment
正哭得熱鬧的寶寶剛被抱起來就停止了哭泣, 像音響開關一樣有效, 這就說明他或許需要皮膚與皮膚的接近。 畢竟在長達9個多月的時間裡, 寶貝一直在一個溫暖狹小的空間裡生活, 也許他還在懷念媽媽子宮裡的幸福生活呢。 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 但那不是他熟悉的世界, 適應還要慢慢來。 因此, 如果媽媽細心觀察就會發現, 有此需求時, 寶貝的小腦袋會左右不停扭動, 左顧右盼, 哭聲平和, 還帶有好聽的顫音。 媽媽來到寶貝跟前, 啼哭就會停止。 那雙小眼睛巴巴地盯著媽媽, 表情迫不及待, 有哼哼的聲音, 小嘴唇翹起, 這就是讓媽媽抱抱的意思。

在寶貝3個月以內, 你不必擔心這樣做會寵壞他。 他只不過是喜歡聽到媽媽的聲音,喜歡聽到熟悉的心跳,聞到媽媽的味道,這太正常了。

但是還得注意一點,別看寶貝人小,心性卻是兩極的,上次哭是想抱,而下次卻是希望你放下他。他哭是為了想改變現狀,這就比較考驗媽媽的判斷及想像力了。你可以多角度多方式地試一試,抱起,放下,搖搖……碰對了,他就不哭了。

6.尿褲子的象徵——“我哭,我尿了!”

尿褲子無論如何都不是光彩的事,寶貝對於這一點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因此他的這種通知性啼哭聲音較輕,無淚,大多在睡醒時或吃奶後出現,哭的同時兩腿蹬被。不過,嬰兒對髒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貝會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出狀況了,他需要“場地清潔服務”,也有的寶貝根本不把這當回事。

7.嫌暗的象徵——“我哭,我醒,我要光!”

有些寶寶的睡眠總像個倒時差的人。他的白天就是黑夜,儘管陽光燦爛,可他依然睡得一塌糊塗。可是,一到晚上就成了媽媽的噩夢,他會整夜哭鬧不止,但只要燈一亮,哭聲便立刻消失,因為寶貝認為終於等到了天光大亮1

8.冷熱的象徵——“我哭,我冷(熱)啊!”

新生的寶貝從那麼溫暖的母體中出來,當然最喜歡的還是身體暖暖的感覺,因為那和他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一樣舒服。可是,如果過熱的話,寶貝也會不適。但是同冷相比,寶貝對熱的抱怨不像成人那麼直接。要想知道寶貝熱不熱,只能用手去摸摸他的耳朵、脖子和鼻子等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出汗,那就是太熱了,如果這些地方很涼,他很可能不夠溫暖,需要添加衣被。

而關於冷熱的哭聲,寶貝也會儘量分聲演奏。如果冷了,那麼寶貝的哭聲便低沉而有節奏,哭時肢體少動,小手發涼,嘴唇發紫。但如果是熱著了,寶貝多會大聲啼哭,不安地四肢舞動。

另外,由於寶貝平時穿得總比我們多一些,因此如遇換尿布或給他脫衣服洗澡時,他也會突然大哭不止。這當然是因為冷熱對比太過明顯,他不喜歡被晾在外面那麼長時間。因此你需要學習更熟練地他換尿布和穿脫衣服,以減少他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

9.困倦的象徵——“我哭,我要睡!”

困了就睡,本不是個特別複雜的事情。但是放在一個不會表達心願、想法,只會用哭笑來和你溝通的新生兒身上,這就變得有些複雜了。有的時候,我們哄逗著他正高興呢,根本不會注意到小傢伙打哈欠、揉眼睛等小動作,還在一相情願地和他說個沒完,這可就有麻煩了。寶貝被擾煩了之後,大發脾氣在所難免,誰讓做媽媽的你不識時務呢。

我們大人有時候累過了勁就會睡不著,小嬰兒也是如此。當他們太過疲勞時,就會因為越累越睡不著而心煩氣躁地號哭不止。這種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多少有些像花腔一樣,還帶著顫抖和跳躍。此時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清場,讓四周安靜下來,讓空氣流通,把他放到小床上,輕輕拍撫。通常,寶貝越疲勞,就越不容易安靜下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所以,照顧寶貝時,要仔細留意他的這些身體小暗語,一旦發現他想睡覺的信號,就別再逗他開心了,否則只能好心辦錯事。

10.煩亂的象徵——“我哭,我嫌亂!”

嘈雜的環境會讓每一個人都有厭煩的可能,新生的小寶貝也不例外。如果寶貝的哭聲裡帶著煩躁不安的情緒,在確定了他不是因為餓而哭時,就應該再注意一下周圍環境裡的刺激是否太強了,比如強烈的燈光、嘈雜的聲音、突然的移動,或者是你在抱他時搖動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這樣,那就要儘量讓四周歸於平靜,燈光調暗,聲音降低,手臂輕擺等。情緒總是需要一段過渡時間,所以應先讓他躺在床上發洩一會兒,然後再試著哄他入睡。

有些寶貝對外界的反應較為敏感,更容易習慣有規律的生活。因此,要努力讓每天的餵奶、洗澡、散步、睡覺的時間都固定下來,這也能使我們自己更方便安排自己的生活。

11.疼痛的象徵——“我哭,我受傷!”

“哇哇!”隨著一聲極具爆發力的哭聲突然而至,你就應該想到,小寶貝八成是身體上受到了傷害。所以,要第一時間檢查一下是什麼讓他感到不舒服或哪裡受傷了。也許是床欄卡住了他的腳;也許是被子角遮住了他的小鼻子頭,使他呼吸不暢了;也許是有灰塵迷住了眼睛很難受;也許是被蟲蟲欺負了等等。

12.害怕的象徵——“我哭,我害怕!”

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周圍的任何東西都有可能讓寶貝感到恐慌,比如黑暗、獨處、小動物、打針吃藥或突如其來的聲音等,五花八門。而這樣的哭聲多是突然發作,刺耳,伴有間斷性號叫。此時就要細心體貼地守護在寶貝身旁,消除他的恐懼心理。

13.想要遊戲的象徵——“我哭,我想玩!”

別看小寶貝才出生不久,但其個性早已顯露出來了。比如對於玩的需求,有的小嬰兒可以很長時間獨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不哭不鬧,自己想著自己的心事兒;但有的小寶貝卻幾乎時刻不離人。其實,這些比較敏感、警覺的寶貝有更強烈的與人交往的願望。即使只有6周大,他也會因為“無聊”而用低聲的哭泣來告訴媽媽,他需要看見她,或者需要換個環境換個心情。

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輕輕為寶貝哼唱一首他最喜愛的歌,或者讓那件彩色繽紛的吊掛玩具轉起來,有時也許只給他換個睡覺的地方,他也能高興起來,因為他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了。

14.不適的象徵——“我哭,我不舒服!”

寶貝在生病時的哭聲與前面所說的幾種都不一樣。生病時,小寶貝的哭聲通常是虛弱的嗚咽,但卻是持續不斷的,而且表現得無精打采、食欲不振,同時還可能有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這就需要抓緊時間去看醫生了。

另外,寶貝如果已養成了洗澡、換衣服的好習慣,一旦不洗澡、不換衣服、被褥不平整、尿布不柔軟,他也會因為不滿意不舒服而啼哭。這就需要媽媽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來度過這段艱難的時間了。

15.吸吮的象徵——“我哭,我的飯難吃!”

飯不好吃了,誰都不會太開心。寶貝因為飯的品質而鬧脾氣、使性子的啼哭多發生在喂水或餵奶3分鐘後。哭聲突然陣發,往往是因為水、奶過涼或過熱;乳☆禁☆頭孔太小,吸不出來奶水;乳☆禁☆頭孔太大,嗆奶。

通過以上種種,可以看出寶貝哭聲中的含義多麼豐富。正如心理治療師費裡奧紮特所說,“嬰兒的哭並不一定與他急迫的需要有關。當一個嬰兒沒有任何什麼表面的理由而哭時,他是在自我修復。他最近或稍前一段時間經歷了痛苦,當時沒能表達出來,以內在壓力的形式堆積在體內,現在,他需要釋放出來。眼淚就是釋放治療程式的表達方式,眼淚並不代表痛苦,而是痛苦治癒的信號。”

因此,我們的嬰兒哭,其實也是他對自己的一種關愛!想想我們自己,也許就好理解了。多少次,我們曾趴在親人的肩上抽泣;多少次,我們也在淚水中發洩,之後,便是一陣說不出的暢快與輕鬆!因為“哭可以降低血壓,驅除體內毒素,放鬆肌肉,重新調整呼吸。真正大哭一場之後,在深深的哽咽中,人們會感到放鬆”

哭,是因為真的傷心了

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嬰兒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淚水?這是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的一件事。確實,那些哭歸結起來可以用一個詞全部概括——失落!

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寶貝時時都會被各種各樣的失落感包圍。

出生時被產道擠壓,被產鉗拿捏,這種種磨難,也許當時還沒工夫細細回味,畢竟他還得忙著適應這個一片陌生的新環境。但是,過了幾個星期之後,有些閒工夫了,這個小傢伙才猛然間回想起來,頓覺當時自己是何等害怕、痛苦。為此,他開始抱怨出生時所受到的那些磨難。

這些舊的心痛還沒來得及完全發洩呢,新的不滿又接連而至。竟然讓他單獨在小床上躺了幾個小時都不來抱一抱!難道不知道一個新生的寶貝是多麼需要溫柔、觸摸、被人抱著、媽媽的氣味以及愛☆禁☆撫嗎?就這樣,小傢伙那小小的內心中便又聚集起另一種極大的不滿,因此,他仍然需要通過哭來讓自己的情緒獲得一些釋放。

除此,似乎還有許多值得寶貝淚下沾襟的“大事”呢,如吃奶不像預想的那麼順利,爸爸媽媽的笨手笨腳,以及他們的情緒低落等等。這時,寶貝的淚腺就如同一座永不乾涸的洩洪水庫一般,隨心“發洩”。據費裡奧紮特說,“寶貝的眼淚就像媽媽的乳汁,是根據需要而生產的”。

他只不過是喜歡聽到媽媽的聲音,喜歡聽到熟悉的心跳,聞到媽媽的味道,這太正常了。

但是還得注意一點,別看寶貝人小,心性卻是兩極的,上次哭是想抱,而下次卻是希望你放下他。他哭是為了想改變現狀,這就比較考驗媽媽的判斷及想像力了。你可以多角度多方式地試一試,抱起,放下,搖搖……碰對了,他就不哭了。

6.尿褲子的象徵——“我哭,我尿了!”

尿褲子無論如何都不是光彩的事,寶貝對於這一點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因此他的這種通知性啼哭聲音較輕,無淚,大多在睡醒時或吃奶後出現,哭的同時兩腿蹬被。不過,嬰兒對髒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貝會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出狀況了,他需要“場地清潔服務”,也有的寶貝根本不把這當回事。

7.嫌暗的象徵——“我哭,我醒,我要光!”

有些寶寶的睡眠總像個倒時差的人。他的白天就是黑夜,儘管陽光燦爛,可他依然睡得一塌糊塗。可是,一到晚上就成了媽媽的噩夢,他會整夜哭鬧不止,但只要燈一亮,哭聲便立刻消失,因為寶貝認為終於等到了天光大亮1

8.冷熱的象徵——“我哭,我冷(熱)啊!”

新生的寶貝從那麼溫暖的母體中出來,當然最喜歡的還是身體暖暖的感覺,因為那和他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一樣舒服。可是,如果過熱的話,寶貝也會不適。但是同冷相比,寶貝對熱的抱怨不像成人那麼直接。要想知道寶貝熱不熱,只能用手去摸摸他的耳朵、脖子和鼻子等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出汗,那就是太熱了,如果這些地方很涼,他很可能不夠溫暖,需要添加衣被。

而關於冷熱的哭聲,寶貝也會儘量分聲演奏。如果冷了,那麼寶貝的哭聲便低沉而有節奏,哭時肢體少動,小手發涼,嘴唇發紫。但如果是熱著了,寶貝多會大聲啼哭,不安地四肢舞動。

另外,由於寶貝平時穿得總比我們多一些,因此如遇換尿布或給他脫衣服洗澡時,他也會突然大哭不止。這當然是因為冷熱對比太過明顯,他不喜歡被晾在外面那麼長時間。因此你需要學習更熟練地他換尿布和穿脫衣服,以減少他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

9.困倦的象徵——“我哭,我要睡!”

困了就睡,本不是個特別複雜的事情。但是放在一個不會表達心願、想法,只會用哭笑來和你溝通的新生兒身上,這就變得有些複雜了。有的時候,我們哄逗著他正高興呢,根本不會注意到小傢伙打哈欠、揉眼睛等小動作,還在一相情願地和他說個沒完,這可就有麻煩了。寶貝被擾煩了之後,大發脾氣在所難免,誰讓做媽媽的你不識時務呢。

我們大人有時候累過了勁就會睡不著,小嬰兒也是如此。當他們太過疲勞時,就會因為越累越睡不著而心煩氣躁地號哭不止。這種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多少有些像花腔一樣,還帶著顫抖和跳躍。此時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清場,讓四周安靜下來,讓空氣流通,把他放到小床上,輕輕拍撫。通常,寶貝越疲勞,就越不容易安靜下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所以,照顧寶貝時,要仔細留意他的這些身體小暗語,一旦發現他想睡覺的信號,就別再逗他開心了,否則只能好心辦錯事。

10.煩亂的象徵——“我哭,我嫌亂!”

嘈雜的環境會讓每一個人都有厭煩的可能,新生的小寶貝也不例外。如果寶貝的哭聲裡帶著煩躁不安的情緒,在確定了他不是因為餓而哭時,就應該再注意一下周圍環境裡的刺激是否太強了,比如強烈的燈光、嘈雜的聲音、突然的移動,或者是你在抱他時搖動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這樣,那就要儘量讓四周歸於平靜,燈光調暗,聲音降低,手臂輕擺等。情緒總是需要一段過渡時間,所以應先讓他躺在床上發洩一會兒,然後再試著哄他入睡。

有些寶貝對外界的反應較為敏感,更容易習慣有規律的生活。因此,要努力讓每天的餵奶、洗澡、散步、睡覺的時間都固定下來,這也能使我們自己更方便安排自己的生活。

11.疼痛的象徵——“我哭,我受傷!”

“哇哇!”隨著一聲極具爆發力的哭聲突然而至,你就應該想到,小寶貝八成是身體上受到了傷害。所以,要第一時間檢查一下是什麼讓他感到不舒服或哪裡受傷了。也許是床欄卡住了他的腳;也許是被子角遮住了他的小鼻子頭,使他呼吸不暢了;也許是有灰塵迷住了眼睛很難受;也許是被蟲蟲欺負了等等。

12.害怕的象徵——“我哭,我害怕!”

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周圍的任何東西都有可能讓寶貝感到恐慌,比如黑暗、獨處、小動物、打針吃藥或突如其來的聲音等,五花八門。而這樣的哭聲多是突然發作,刺耳,伴有間斷性號叫。此時就要細心體貼地守護在寶貝身旁,消除他的恐懼心理。

13.想要遊戲的象徵——“我哭,我想玩!”

別看小寶貝才出生不久,但其個性早已顯露出來了。比如對於玩的需求,有的小嬰兒可以很長時間獨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不哭不鬧,自己想著自己的心事兒;但有的小寶貝卻幾乎時刻不離人。其實,這些比較敏感、警覺的寶貝有更強烈的與人交往的願望。即使只有6周大,他也會因為“無聊”而用低聲的哭泣來告訴媽媽,他需要看見她,或者需要換個環境換個心情。

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輕輕為寶貝哼唱一首他最喜愛的歌,或者讓那件彩色繽紛的吊掛玩具轉起來,有時也許只給他換個睡覺的地方,他也能高興起來,因為他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了。

14.不適的象徵——“我哭,我不舒服!”

寶貝在生病時的哭聲與前面所說的幾種都不一樣。生病時,小寶貝的哭聲通常是虛弱的嗚咽,但卻是持續不斷的,而且表現得無精打采、食欲不振,同時還可能有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這就需要抓緊時間去看醫生了。

另外,寶貝如果已養成了洗澡、換衣服的好習慣,一旦不洗澡、不換衣服、被褥不平整、尿布不柔軟,他也會因為不滿意不舒服而啼哭。這就需要媽媽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來度過這段艱難的時間了。

15.吸吮的象徵——“我哭,我的飯難吃!”

飯不好吃了,誰都不會太開心。寶貝因為飯的品質而鬧脾氣、使性子的啼哭多發生在喂水或餵奶3分鐘後。哭聲突然陣發,往往是因為水、奶過涼或過熱;乳☆禁☆頭孔太小,吸不出來奶水;乳☆禁☆頭孔太大,嗆奶。

通過以上種種,可以看出寶貝哭聲中的含義多麼豐富。正如心理治療師費裡奧紮特所說,“嬰兒的哭並不一定與他急迫的需要有關。當一個嬰兒沒有任何什麼表面的理由而哭時,他是在自我修復。他最近或稍前一段時間經歷了痛苦,當時沒能表達出來,以內在壓力的形式堆積在體內,現在,他需要釋放出來。眼淚就是釋放治療程式的表達方式,眼淚並不代表痛苦,而是痛苦治癒的信號。”

因此,我們的嬰兒哭,其實也是他對自己的一種關愛!想想我們自己,也許就好理解了。多少次,我們曾趴在親人的肩上抽泣;多少次,我們也在淚水中發洩,之後,便是一陣說不出的暢快與輕鬆!因為“哭可以降低血壓,驅除體內毒素,放鬆肌肉,重新調整呼吸。真正大哭一場之後,在深深的哽咽中,人們會感到放鬆”

哭,是因為真的傷心了

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嬰兒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淚水?這是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的一件事。確實,那些哭歸結起來可以用一個詞全部概括——失落!

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寶貝時時都會被各種各樣的失落感包圍。

出生時被產道擠壓,被產鉗拿捏,這種種磨難,也許當時還沒工夫細細回味,畢竟他還得忙著適應這個一片陌生的新環境。但是,過了幾個星期之後,有些閒工夫了,這個小傢伙才猛然間回想起來,頓覺當時自己是何等害怕、痛苦。為此,他開始抱怨出生時所受到的那些磨難。

這些舊的心痛還沒來得及完全發洩呢,新的不滿又接連而至。竟然讓他單獨在小床上躺了幾個小時都不來抱一抱!難道不知道一個新生的寶貝是多麼需要溫柔、觸摸、被人抱著、媽媽的氣味以及愛☆禁☆撫嗎?就這樣,小傢伙那小小的內心中便又聚集起另一種極大的不滿,因此,他仍然需要通過哭來讓自己的情緒獲得一些釋放。

除此,似乎還有許多值得寶貝淚下沾襟的“大事”呢,如吃奶不像預想的那麼順利,爸爸媽媽的笨手笨腳,以及他們的情緒低落等等。這時,寶貝的淚腺就如同一座永不乾涸的洩洪水庫一般,隨心“發洩”。據費裡奧紮特說,“寶貝的眼淚就像媽媽的乳汁,是根據需要而生產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