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產前準備>正文

該去哪兒迎接BABY的到來?(2)


準媽媽的苦水

勞累的醫生能保證醫療質量嗎?

懷孕6個月的陳小姐算是個幸運兒, 她剛懷孕的時候, 醫院的情況還沒如此火爆, 所以她的產前檢查還算順利, 但最近這家醫院的情況已經不堪重負。

每次去醫院都擠得像煮餃子。 有位準媽媽告訴她:排了3天隊才掛上號。 做個普通的B超都要排兩三天。 早上三四點就得來排隊。 排了大半天的隊, 真正見醫生咨詢、做檢查的時間加起來才不過十多分鐘。 而且, 醫院的床位已經滿了。 生寶寶的時候, 不會沒床位吧?醫生的狀態也讓陳小姐擔心, 4位產科大夫, 已經有一個累病了,

Advertisiment
陳小姐的大夫也疲憊不堪, 眼睛腫得像核桃。 如此勞累的醫生能保證醫療質量嗎?

政府部門倡導

多數人應該就近產檢

最近, 掛號成了準媽媽們的頭號難題。 很多準媽媽不惜披星戴月從很遠的地方扎堆涌向大醫院產科建立檔案, 每當有一點疑問, 就直奔大醫院排隊, 使得婦產醫院經常半夜出現“大肚子們排成行”的風景。 有人甚至前一天晚上就來排隊, 婦產醫院掛號處最多時有三四百人排隊。

其實, 準媽媽們反映的掛號難是指專家號。 有人沒有掛到上午的專家號, 就從凌晨一直排隊到下午, 非要見到自己信賴的專家不可。 事無巨細都要找專家其實并不科學。 一名孕婦的產前檢查次數在12次左右,

Advertisiment
除了少數高危孕產婦建議選擇去大醫院以外, 多數都是“例行檢查”, 沒必要每次非專家號不掛。 只要是有助產技術服務資格和母嬰保健能力的醫療機構都可以進行。

目前, 除了兩家最火爆的專業婦產醫院, 有些設有產科的綜合性醫院產檢人數要少得多, 有的醫院產科甚至略顯“冷清”。 北京有170多家經過衛生部審批的合格助產機構, 雖然在能力、硬件、人員素質上各有差別, 但基本條件都符合, 足夠滿足不同的產婦需求。 以三甲醫院為例, 北京市約有37家三甲醫院能夠提供安全、優質的分娩服務, 即使以北京婦產醫院和海淀婦幼保健院的助產水平為基準, 本市也有好幾家足以與其抗衡的產科。 準媽媽完全沒必要就在幾家醫院擠著,

Advertisiment
還可以就近到社區婦幼保健機構進行日常檢查。 只需在孕34周、37周產檢掛專家門診, 進行骨盆測量即可。

生孩子當然很重要, 但也不必過于緊張, 與其耗時耗力, 倒不如休養生息。 健康、適齡的孕婦選擇檢查和生產的醫院應該本著就近的原則。

市衛生局近期正在加強社區婦幼保健的職能, 為準媽媽提供更多的孕期便利。 社區婦幼保健機構能夠承擔產婦孕期的

四大重要功能:

一是根據戶籍所在地建立母子保健健康檔案;

二是定期對準媽媽進行追訪;

三是在孕期當中對準媽媽進行孕期健康教育;

四是進行產后訪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