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何時給新生兒餵奶?

什麼時候開始給新生兒餵奶?這是個長期有爭論的問題, 多數產科都執行母親分娩後6~12小時後才開始喂母親的奶, 而且在餵奶之前要喂一些糖水。 甚至更有些產婦直到住院4~5天要出院時, 才看到自己的嬰兒。

在民間, 尤其是在農村, 認為母親分娩後頭三天之內的初乳不是奶而是黃色的髒東西, 不能給嬰兒吃, 應擠出來丟掉, 在這期間用大黃之類的輕瀉藥或用紅棗湯、泡饊子等食物來餵養剛出生的嬰兒, 從三天以後才開始餵奶。

由於開奶較晚, 致使一些母親的奶水減少, 不能完全靠母乳餵養。 為改變這一不良習慣,

Advertisiment
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 以母親分娩後三十分鐘內就應幫助母親立即喂哺自己的嬰兒為最好。 這就是現在所提倡的皮膚早接觸、早吸吮。 具體做法是在新生兒出生臍帶結紮後, 如無異常情況, 將嬰兒身體上的血跡擦乾淨, 在其他人的幫助下, 讓新生兒全☆禁☆裸地俯臥在母親的胸腹部, 應注意天冷時要做好保暖工作, 同時用母親的乳☆禁☆頭刺激新生兒的面頰部或口唇, 可引出他(她)的覓食動作, 此時立即將乳☆禁☆頭放入嬰兒口中, 以引起吸吮動作。 同時應抬高母親的雙肩和頭部, 讓母親能看到自己的嬰兒吃奶的樣子。 此時她會忘掉分娩帶來的一切痛苦, 使她的情緒完全處於興奮狀態, 使母親體內的催乳素和催產素大量分泌,
Advertisiment
為今後的乳汁分泌和排乳做好準備。 因此, 這種皮膚早接觸、早吸吮對今後的母乳餵養成功奠定基礎。

一天當中應當給新生兒喂幾次奶?這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過去一般認為應定時餵奶, 每隔3小時餵奶一次。 因此, 有母親定時鬧鐘, 不到時間決不餵奶, 結果使嬰兒和母親都非常緊張, 反倒使母乳餵養失敗。 現在主張的是“按需哺乳”, 即新生兒餓了就餵奶, 母親的奶脹了就給嬰兒餵奶。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較小、吸吮能力也較弱、吸允時間較短, 不能一次吃飽而持續較長時間, 同時新生兒出生後的頭幾天, 母親的乳☆禁☆房一次分泌乳汁的量不多, 這就需要多次讓嬰兒頻繁地有吮來滿足嬰兒的需要。

Advertisiment
在新生兒做到早吸吮的基礎上, 儘快、儘早地再給新生兒餵奶, 最好不要超過6小時, 並要做到按需哺乳, 以不斷地刺激乳☆禁☆頭, 調整母親體內的激素分泌, 使乳汁分泌更多。 有人調查發現每天嬰兒吸吮乳☆禁☆房8次以下的母乳分泌量有明顯地不同。 因此, 只要嬰兒餓了就抱起來餵奶, 真正做到按需哺乳。 另外, 母親感到奶脹時, 也要進行哺乳, 尤其是嬰兒睡眠時間過長時, , 應叫醒他喂哺。 應當注意的是夜間也應當堅持給新生兒餵奶3~4次, 尤其是有一些性格比較安靜的新生兒睡眠時間長, 餵奶的間隔時間就較長, 而胃內的奶早已排空, 此時容易發生血糖下降, 新生兒出現精神萎靡、不哭不鬧、對刺激反應差、面色不好等低血糖的表現,
Advertisiment
久之還會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另一方面, 夜間讓新生兒多吸吮, 刺激乳☆禁☆頭使催乳素大量分泌, 有利於乳汁分泌。 有些母親為了夜間能很好的睡眠, 在嬰兒睡前加喂一次米粉或奶糕, 這樣嬰兒夜間吸吮乳☆禁☆頭的次數減少。 也有的母親根本就不哺乳, 而是由家中其他人來帶嬰兒, 夜間喂牛奶, 這處做法更不可取, 這也是造成母乳餵養失敗的原因之一。 為了能做到按需哺乳, 母親和嬰兒必須在同一個房間, 便於隨時喂哺, 保證嬰兒的營養, 使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得少, 而且恢復得也早。 同時, 母親可以經常看到自己的嬰兒, 從而密切了母嬰之間的感情。 每次哺乳應多長時間?這也沒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母親的乳汁充足的話,
Advertisiment
嬰兒吸吮開始後10分鐘左右, 即可吸入乳☆禁☆房中大部分的乳汁, 此時最好再換另一側乳☆禁☆房讓嬰兒吸吮。 一個健康的嬰兒吃飽後會自動將乳☆禁☆頭吐出來, 而有一種滿足感。 也有的嬰兒吃吃停停, 這是哺乳間的休息, 你要有耐心等待, 然而常被家長誤認為是嬰兒有不適之處, 而抱起拍背以排氣, 從而破壞了哺乳的情調。 也有的被誤認為嬰兒表示吃飽了, 就不再繼續餵奶, 這樣嬰兒吃不到含有較多脂肪的後奶, 使供給嬰兒的熱能減少。 長期以這種方式餵奶就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一個母親只要能做到早開奶、早吸吮、按需哺乳、堅持夜間哺乳, 就會使乳汁分泌越來越多, 完全可以滿足嬰兒4個月內的需要, 真正做到完全母乳餵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