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

現在有不少家長存在一種誤區, 喜歡動不動就給小孩的微量元素檢測一番, 等到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出來以後, “合格的”家長很樂呵, “不合格的”家長則焦慮緊張, 根據化驗結果給孩子“狂補”。

專家指出, 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檢驗並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 臨床表現更加重要。 一般而言, 缺鐵的兒童多表現乏力、多動、食欲差、傷口易感染。 缺鋅則表現為口腔潰瘍、挑食。 睡眠品質差、夜驚、枕禿, 則是由於缺乏鈣元素且一段時間內沒有補充過維生素D所致。 只要正常進食, 合理搭配膳食, 孩子就不會發生微量元素缺乏。

Advertisiment
嬰幼兒期的寶寶, 按照醫囑補充維生素, 按時添加輔食, 應該不會缺乏微量元素。 孩子真缺乏微量元素, 可以食療補充。 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 也可以通過食物補充, 通常一周內就可以達到正常微量元素檢測指標。

那麼, 微量元素檢測都包括什麼?相關專家說, 人體是由80多種元素組成, 根據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 可將元素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碳、氫、氧、氮等, 稱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如鐵、鋅、銅、錳、鉻、硒等, 稱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微乎其微, 比如:鋅只占人體總重量的33%, 鐵也只有60%。 雖然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並不多,

Advertisiment
但卻與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 如果微量元素攝入過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生理的異常或發生疾病。

目前, 比較明確的是約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 如缺鋅可引起口、眼、肛門或外☆禁☆陰部紅腫、濕疹, 缺鐵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國外也曾有報導, 體內鐵、銅、鋅的總量減少, 均可降低免疫力。 此外, 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等方面都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醫學上講人體微量元素包括70餘種, 但是一般群眾關心的主要是鐵與鋅。 如果發現貧血、營養不良、或其他重病時醫生會建議做微量元素檢測。 而關注微量元素的人群都是托幼機構兒童的家長和教育、保育人員。

Advertisiment

孕育之路專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