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新生寶寶N問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

鏡頭:寶寶一吃奶就吐, 常常還沒不來得及抱起來拍背就吐出來了。 媽媽很擔心:該不是寶寶生病了吧?

告訴你真相

其實新生兒容易吐奶是常見現象。 由於寶寶胃呈水準狀, 胃的上端賁門的肌肉發育不成熟, 比較鬆馳, 而下端的幽門肌肉則相對較緊張, 加之寶寶胃容量又小, 大腦皮質發育不成熟, 控制嘔吐能力不強, 一旦吃奶過快就很容易嘔吐。

一般寶寶餵奶後的吐奶是從嘴邊溢出的, 有時一打嗝就吐奶, 不是噴射性的, 對生長發育並沒有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 吐奶會不治而愈。

Advertisiment

愛心提醒

年青媽媽餵奶時要避免喂得過多, 母乳餵養時喂完一側就抱起寶寶拍背, 寶寶打嗝後再喂另一側;人工餵養的新生寶寶奶嘴孔要小些。

餵奶後要豎抱寶寶, 輕輕地拍打背部, 直到打嗝後再放到床上。

寶寶睡覺時要墊高上半身且讓他朝右側睡, 以免吐出的奶嗆入氣管。

一旦寶寶的吐奶像噴射狀, 應及時上醫院檢查。

寶寶患了羅圈腿?

鏡頭:媽媽看到寶寶躺著時腿和腳向內彎曲, 用手輕輕拉直, 一會兒寶寶的腿又彎了, 寶寶是不是羅圈腿?媽媽很緊張。

告訴你真相

這並非異常, 由於在母體子宮內的空間有限, 胎兒是以雙腿交叉蜷曲, 臀部和膝蓋拉伸的姿勢生長的, 因此腿和腳向內彎曲。 出生後, 隨著寶寶經常運動,

Advertisiment
臀部和腿部肌肉力量加強, 寶寶的雙腿和腳就會慢慢變直。

愛心提醒

爸爸媽媽可以在小寶寶熟睡時檢查一下:將寶寶雙腿輕輕拉直, 如果寶寶兩側大腿的皺紋(俯臥時可看臀紋)一高一低差別很大, 非常不對稱, 應注意寶寶可能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宜帶寶寶到小兒骨科醫生處檢查確診。

寶寶聽不見?

鏡頭:寶寶在睡覺, 家裡的音響開得震天響, 媽媽:“音響開輕點, 別把寶寶吵醒了。 ”爸爸:“沒事, 他聽不見。 ”

告訴你真相

其實出生3天內的寶寶就能聽到聲音, 只是聽力比較弱罷了。 到出生7天后寶寶開始有明顯的聽覺。 當有聲的玩具在寶寶耳邊響動時, 他便會皺一下眉表示對響聲有反應。

愛心提醒

寶寶特別喜歡柔和、緩慢的聲音,

Advertisiment
播放一些舒緩、優美的輕音樂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你會發現, 如果寶寶哭泣、吵鬧時, 播放他在媽媽肚子裡經常聽的胎教音樂, 他會停止哭泣呢。

寶寶不怕“吃苦”?

鏡頭:老奶奶準備了三黃, 說是寶寶出生後趁他沒有味覺時, 給他吃一點, 可以解胎毒。

告訴你真相

不少人認為新生寶寶味覺差, 所以容易喂藥。 實際上新生兒在出生2小時後就可辨別出酸、甜、苦、鹹。 大多數寶寶愛吃甜食, 當吃到苦味藥時, 就會一點一點向外吐。 一般, 新生兒喜歡吃奶味、甜味, 不喜歡吃苦味及酸鹹味。

愛心提醒

在給寶寶喂藥時, 如果藥液是苦的, 儘量用勺將藥送進寶寶的口中稍深處, 避免碰到舌前的味蕾, 否則, 以後每次吃藥, 可能就是一場大戰哦。

Advertisiment

寶寶打嗝是有病嗎

鏡頭:寶寶常常打嗝:吃奶太快會打嗝、開心地笑了也會打嗝, 是不是身體的哪個部位沒長好啊?

告訴你真相

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 膈肌的運動受運動神經和自主(植物)神經的控制, 由於新生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不能很好地協調膈肌的運動, 因此受到輕微的刺激就會打嗝。 從某種程度講, 打嗝可以鍛煉膈膜, 有助於呼吸運動。 到了3-4個月後, 寶寶打嗝會明顯減少。

愛心提醒

寶寶打嗝時可喂幾口母乳或用奶瓶喂些奶, 這樣能使膈肌放鬆, 能很快止住打嗝。

如果新生兒在病重時打嗝, 家長應非常警惕, 可能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寶寶出生了, 這樣一個小小的“肉團團”對於年輕媽媽來說,

Advertisiment
真是既陌生又有些緊張, 小寶寶除了吃、睡、哭, 問題還真不少呢……

寶寶體重輕了是吃得少吧?

鏡頭:寶寶剛出生, 媽媽躺在床上看著身邊的寶寶:咦?寶寶好像瘦了, 小臉上的肉也少了, 是吃得太少吧!

告訴你真相

新生寶寶出生後頭幾天會出現體重下降, 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會比出生時體重減少3%-9%, 這是因為寶寶出生後皮膚上胎脂的吸收和環境變得乾燥使皮膚喪失較多水分, 同時體內排尿、排出胎糞、吐出羊水, 加上剛出生的寶寶吸吮能力弱, 吃奶少使體重暫時下降。 只要合理餵養, 一般10天左右寶寶的體重就能恢復, 並正常增長。

愛心提醒

母乳是新生天然營養品也是最理想的食品, 應盡可能母乳餵養;按需哺乳更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如果生後第10天寶寶仍未回到出生時的體重,就不是“生理性體重下降”,應找找原因,是餵養不當,奶量不足,還是寶寶病了。

小寶寶患了性☆禁☆早☆禁☆熟?

鏡頭:爸爸媽媽替新生寶寶洗澡,媽媽大吃一驚:寶寶的“小奶奶”怎麼大大的,是性☆禁☆早☆禁☆熟嗎?

告訴你真相

有些新生寶寶在出生後不久,兩邊的乳腺會增大,女嬰在出生一周內陰☆禁☆道內還會有血性分泌物,其實這不是月經,這些都是由於寶寶出生時,體內源自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一下子被切斷,刺激乳腺造成的。年青媽媽大可不必驚慌。乳腺一般在2-3周後會消退,陰☆禁☆道分泌物在幾天裡也會自行消失,不需要任何治療。

愛心提醒

父母切不可用手去擠捏寶寶乳☆禁☆頭,萬一弄傷乳☆禁☆頭,細菌從破損處侵入,會引起乳腺炎甚至敗血症,以至危及寶寶生命。

寶寶看不見?

鏡頭:寶寶吃奶時一直看著媽媽,媽媽:“看,寶寶看我呢!”爸爸:“別瞎說,寶寶根本看不出的。”

告訴你真相

有人認為剛生下的寶寶是“睜眼瞎”,其實寶寶對光還是敏感的。到了生後2-4周時兩眼能凝視光源,並對色彩鮮豔的、尤其是紅色的物品,特別敏感。因此,可以給寶寶買一些色彩豐富的玩具,或在室內放一些彩色氣球、色彩豔麗的沙發靠墊等。你可拿著紅汽球在距寶寶30釐米左右移動,以刺激寶寶的視覺,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這對開發寶寶的智力也頗有益處。

愛心提醒

絕對不可用閃光燈替小寶寶照相,因為閃光燈的強烈光照對寶寶的眼睛刺激很大,會影響寶寶的視覺功能,甚至導致眼病。

寶寶皮膚發黃是得了肝炎?

鏡頭:爸爸看著出生幾天的寶寶大驚失色:寶寶的皮膚怎麼黃黃的?眼白也有點黃,是不是得了肝炎了?

告訴你真相

新生兒在生後2-3天,絕大部分寶寶在自然光線下會以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這時寶寶的皮膚呈淺黃色,眼白以藍為主略帶黃色,小便也有點黃但不會染黃尿布。1周以後黃色就會逐漸消退,早產兒需2周後消退,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黃疸”。這是由於新生兒體內紅細胞多,因此產生的間接膽紅素較多,而肝臟轉化和排泄膽紅素功能較差,膽紅素在血中堆積形成黃疸,絕不是寶寶得了肝炎。

愛心提醒

可多給寶寶喂些水或葡萄糖水,有助黃疸消退。

如果黃疸在寶寶出生12~24小時就出現,且黃疸顏色很重,寶寶的小便會染黃尿布,黃疸持續2周後還不退。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帶寶寶上醫院就診。

如果生後第10天寶寶仍未回到出生時的體重,就不是“生理性體重下降”,應找找原因,是餵養不當,奶量不足,還是寶寶病了。

小寶寶患了性☆禁☆早☆禁☆熟?

鏡頭:爸爸媽媽替新生寶寶洗澡,媽媽大吃一驚:寶寶的“小奶奶”怎麼大大的,是性☆禁☆早☆禁☆熟嗎?

告訴你真相

有些新生寶寶在出生後不久,兩邊的乳腺會增大,女嬰在出生一周內陰☆禁☆道內還會有血性分泌物,其實這不是月經,這些都是由於寶寶出生時,體內源自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一下子被切斷,刺激乳腺造成的。年青媽媽大可不必驚慌。乳腺一般在2-3周後會消退,陰☆禁☆道分泌物在幾天裡也會自行消失,不需要任何治療。

愛心提醒

父母切不可用手去擠捏寶寶乳☆禁☆頭,萬一弄傷乳☆禁☆頭,細菌從破損處侵入,會引起乳腺炎甚至敗血症,以至危及寶寶生命。

寶寶看不見?

鏡頭:寶寶吃奶時一直看著媽媽,媽媽:“看,寶寶看我呢!”爸爸:“別瞎說,寶寶根本看不出的。”

告訴你真相

有人認為剛生下的寶寶是“睜眼瞎”,其實寶寶對光還是敏感的。到了生後2-4周時兩眼能凝視光源,並對色彩鮮豔的、尤其是紅色的物品,特別敏感。因此,可以給寶寶買一些色彩豐富的玩具,或在室內放一些彩色氣球、色彩豔麗的沙發靠墊等。你可拿著紅汽球在距寶寶30釐米左右移動,以刺激寶寶的視覺,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這對開發寶寶的智力也頗有益處。

愛心提醒

絕對不可用閃光燈替小寶寶照相,因為閃光燈的強烈光照對寶寶的眼睛刺激很大,會影響寶寶的視覺功能,甚至導致眼病。

寶寶皮膚發黃是得了肝炎?

鏡頭:爸爸看著出生幾天的寶寶大驚失色:寶寶的皮膚怎麼黃黃的?眼白也有點黃,是不是得了肝炎了?

告訴你真相

新生兒在生後2-3天,絕大部分寶寶在自然光線下會以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這時寶寶的皮膚呈淺黃色,眼白以藍為主略帶黃色,小便也有點黃但不會染黃尿布。1周以後黃色就會逐漸消退,早產兒需2周後消退,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黃疸”。這是由於新生兒體內紅細胞多,因此產生的間接膽紅素較多,而肝臟轉化和排泄膽紅素功能較差,膽紅素在血中堆積形成黃疸,絕不是寶寶得了肝炎。

愛心提醒

可多給寶寶喂些水或葡萄糖水,有助黃疸消退。

如果黃疸在寶寶出生12~24小時就出現,且黃疸顏色很重,寶寶的小便會染黃尿布,黃疸持續2周後還不退。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帶寶寶上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