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幼稚園的 廁所文化

幼稚園的廁所一直以來是小朋友最喜歡呆的地方, 一呆就能呆好長時間。 看到生活老師用毛巾擦鏡子, 他們也學著擦;看到生活老師洗毛巾, 他們也會把整筐毛巾倒進水池洗;看到沖洗廁所的水流很好玩、水流聲音很響, 男孩子就會等著為女孩沖廁所;看到女孩蹲著小便很好玩, 男孩就蹲著看女孩小便;看到大人買賣商品討價還價, 他們也在廁所裡開起拖鞋店, 互相問價、還價、買賣拖鞋, 然後再手穿拖鞋學小動物爬。

究其原因, 一方面, 廁所是一個比較寬鬆的地方, 有時可能不在老師的“監督”下,

Advertisiment
小朋友可以在其中自由交談、隨意活動.

因此, 他們很喜歡。 另一方面, 廁所也是小朋友探索學習、遊戲的地方。 他們對成人的勞動、男孩與女孩的不同、水流的聲音等充滿好奇和興趣, 因此他們會在寬鬆的廁所環境中盡情的表現他們的好奇、盡情的模仿。

這時老師如果一味地阻止, 並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反而會有更多的孩子產生興趣去模仿。 教師如果能耐心、靜心觀察幼兒在廁所裡的所作所為, 如模仿成人勞動、生活事件等, 從而瞭解幼兒的興趣所在, 然後利用這些興趣, 因勢利導的組織一些活動、創設一些環境, 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探索欲、模仿興趣, 引導幼兒更好的發展。

例如, 在看到小朋友喜歡在廁所裡手穿拖鞋學小動物爬行時,

Advertisiment
先組織幼兒談話, 使他們瞭解到在廁所做這件事可能會發生的危險, 然後再組織幼兒去大草地等寬敞安全的地方玩這種遊戲, 以滿足幼兒的這一需求。

又如, 幼兒喜歡模仿成人洗毛巾這一動作, 可先讓其明白幼稚園的毛巾已消過毒, 小朋友不用洗了。 再與家長聯繫, 引導幼兒在家學洗手帕、襪子等。 也可在較暖和的時候組織幼兒進行簡單勞動等。 總之, 孩子的興趣不應該是刻意培養的, 而應在平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去發現, 引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