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家長關於孩子閱讀的困惑

解讀家長關於孩子閱讀的困惑:

問:我小時候特喜歡媽媽講故事, 可是我兒子為什麼不讓我講, 只讓我念呢?

答:孩子喜歡聽媽媽講故事還是念故事, 和孩子最初接觸故事的年齡、接觸的方式都有關係。

能令我們記憶非常深刻的事, 大半不是發生在我們3歲以前的事。 以前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能夠聽得懂一些事情的時候給我們講故事, 的確很讓我們神往。 現在, 孩子接觸故事的時間往往比較早。 由於孩子還聽不懂什麼, 媽媽最初一般會捧著本童書給他念。 媽媽也知道, 重複對孩子學習語言有很大好處。

Advertisiment
對於孩子來說, 對熟悉資訊的期待和每天又有新理解的興奮, 使孩子在媽媽重複的讀書聲中感受到最大的享受。 因此, 在一定階段, 孩子不希望媽媽變。

問:我的孩子快3歲半了, 有些書他除了個別的幾個字不認識外, 完全可以自己閱讀, 可是他就是不願意自己讀, 一定要我讀給他聽。 怎麼才能讓他有自已獨立閱讀的好習慣?

答:認識字和願意自己讀書是兩件事兒, 不必一定加上必然的聯繫。 中小學生都認識字呢, 但卻有許多人不喜歡自己讀書;而不認識字的孩子, 也可以是願意自己讀書的孩子。

問:我女兒3歲半, 唯讀《嬰兒畫報》等畫報上很短的故事, 怎麼引導她多讀些長點的故事?

答:看來這孩子讀的圖畫書品種有些單一了。

Advertisiment
《嬰兒畫報》這類圖畫書風格是寫實的, 畫上的人物很可愛也很幼稚, 什麼都是圓圓的。 但實際上, 圖畫書有許多種風格, 有的讀了讓小朋友開心一笑, 有的就是為讓他體驗日常生活, 還有的力圖把孩子引入無邊的想像世界。 如日本著名圖畫作家五味太郎的書就非常有趣, 像《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全書一共才190多個字, 而且字還有重複的。 這樣的書2歲的孩子便可以接觸。 多讓孩子接觸不同風格的圖畫書、不同風格的故事, 慢慢地就會把孩子培養成閱讀的“雜食動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