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家長讓孩子學習興趣班的六大誤區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一技之長, 會唱一首歌、跳一支舞, 最好還能彈幾段鋼琴曲, 或者弈幾盤圍棋、甚至會冰, 珠、心算之類的比賽再拿幾個第一。 在這樣的早教氛圍的空氣裡, 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也就鋪天蓋地地應運而生了。 寶寶在小時候多學一些各種技能, 確實對以後的發展會有所幫助, 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迫切願望, 又難免會讓父母走進一個又一個的誤區。

1、狹隘了寶寶的興趣範圍

鏡頭:依依最喜歡的事情是, 跟在媽媽的後面幫著做這做那。 看到媽媽在做飯, 就主動幫忙擇菜;看到媽媽在打掃房間,

Advertisiment
就拿起掃把掃地;看到媽媽在洗衣服, 就跑去和媽媽一起洗, 依依媽媽卻不喜歡依依做這些。 每次依依要幫忙, 媽媽不是把依依趕去練琴, 就是安排去學英語。

專家的話:

正確認識, 不要縮小了寶寶的興趣範圍

剛剛出生的寶寶對很多事情感興趣, 其範圍遠遠超過了父母的理解範圍。 比如:“為什麼會打雷?”“為什麼糖果是甜的?”“爸爸為什麼會長鬍子?”等等。 很多父母都認為, 樂器、舞蹈、珠心算、圍棋……這些才是寶寶的興趣, 卻不知這樣縮小了寶寶的興趣範圍, 局限了他的潛能開發, 忽略了他對於社會、自然和科學的探索能力, 也不利於發展寶寶的動手能力。

創造條件, 培養寶寶的多種興趣

當寶寶對家務勞動產生興趣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父母不要阻止, 而是讓寶寶動起手來, 充分參與其中。 同時, 引導寶寶仔細觀察, 引發思考, 再適時傳授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學知識。 比如, 依依幫助媽媽擇菜的時候, 媽媽可以問:“依依, 你知道蔬菜是怎麼長大的嗎?”然後用淺顯的語言告訴依依蔬菜的生長過程, 進而拓展到其他植物, 乃至整個生物領域。

2、注重結果, 輕視過程

鏡頭:婷婷參加了英語班, 學會了如何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參加了鋼琴班, 學會了如何彈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參加了舞蹈班, 學會了如何演繹一段完整的舞蹈。

專家的話:

重視過程, 讓寶寶零壓力學習

父母給寶寶報名興趣班, 自然希望寶寶學有所成。 但是, 如果只注重學習成果, 而輕視了學習過程,

Advertisiment
則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婷婷媽媽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婷婷的學習成績上, 只關心婷婷學會了什麼, 會說哪些英語、會彈哪首鋼琴曲、會跳哪段舞, 卻不關心婷婷收穫了什麼, 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 比如, 婷婷在學習英語的時候, 提高了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習鋼琴的時候, 開發了她的手、眼、腦協調能力;在學習跳舞的時候, 培養了她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肢體的表現力。 而婷婷媽媽過度關注結果, 無形中給婷婷增加了很多壓力, 讓婷婷覺得, 不管學習英語、鋼琴還是舞蹈, 都變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3、忽視寶寶的年齡, 要求過高

鏡頭:晶晶爸爸給3歲的晶晶報名上了鋼琴班。 一個月過去了, 晶晶爸爸發現, 晶晶絲毫沒有進步。

Advertisiment
而他的同事有個寶寶只有4歲, 同樣學了一個月, 卻已經達到了第二階段。 所以, 晶晶爸爸很生氣, 他覺得晶晶沒有努力練琴, 他還懷疑晶晶沒有彈鋼琴的天賦。

專家的話:

循序漸進, 放低對寶寶的要求

寶寶的學習效果和年齡有很大的關係, 不同年齡的寶寶學習效果不同。 晶晶3歲參加了鋼琴班的學習, 與4歲的寶寶比起來, 進步緩慢, 成效甚微, 這並不能說明晶晶沒有努力、沒有學習鋼琴的天賦。 而真正的原因是, 晶晶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達到4歲寶寶的程度, 比如對音樂的理解力, 手、眼、腦的協調能力等等。 所以晶晶爸爸沒有必要操之過急, 這麼快就給晶晶下定論。 而是應該先瞭解寶寶在各個年齡層的特點, 放慢學習進程,

Advertisiment
循序漸進, 讓晶晶快樂地學鋼琴。 等到晶晶4歲, 各種能力達到相應的程度之後, 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孩子的爸爸, 你千萬別小看這1歲的差距對孩子來說的多麼地重要哦。

4、興趣班如同趕場, 累了寶寶, 苦了父母

鏡頭:每個週末都是悅悅最忙的時候, 因為她這一天要上3個興趣班, 如同演員趕場子一樣, 忙得不可開交。 悅悅一大早就被叫起床, 趕著去珠心算班上課, 下課後又急急忙忙回家吃飯, 準備下午的舞蹈班和表演班。 一天下來, 悅悅比平時去幼稚園上課還要忙。

專家的話:

太多的興趣班讓寶寶膩煩

如果一味地讓寶寶參加各種興趣班, 容易讓寶寶感到疲勞、膩味, 會引起寶寶的抵觸情緒, 不願再學習。 用趕場子一樣的節奏去上興趣班, 會讓悅悅失去了很多玩樂的時間,會讓她覺得是珠心算班、舞蹈班和表演班奪走了她的遊戲時間,從而不願意學習,對正在學習的內容也會漸漸失去興趣,使得原本很有可能發展的一些興趣就這麼被扼殺了。另外一方面,寶寶的年齡較小,需要父母的關愛。過多的興趣班佔據了原本的親子時間,使得父母和寶寶交流的機會變少了,長此以往,容易讓寶寶覺得孤單、寂寞,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脾氣也逐漸變得暴躁、不聽話。

5、父母的願望強加在寶寶身上

鏡頭:小雨爸爸對美術充滿了熱情,一直都想成為一名畫家,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個夢想沒能實現,於是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小雨身上。自從小雨出生,小雨爸爸就給小雨報名了繪畫班,不僅如此,回家後還不忘督促小雨勤加練習,一心想著靠小雨來完成自己的人生夙願。

專家的話:

寶寶也有自己的夢想

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就要靠寶寶來完成。但是寶寶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寶寶,那麼寶寶的負擔就太沉重了。小雨爸爸的美術夢想沒有實現,把這個夢想強加給小雨,卻沒有問過小雨是否對畫畫感興趣。如果小雨對美術並不感興趣,那麼學習過程就變成了一種痛苦,這段痛苦的過程會逐漸消磨小雨的學習熱情,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6、不瞭解寶寶的興趣,盲目報名

鏡頭:貝貝的媽媽看到鄰居家的寶寶報名上了鋼琴班,聽到隔壁每天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於是也興沖沖地跑去給貝貝報名。過了幾天,又聽親戚說,畫畫能鍛煉寶寶的想像力,於是就到處打聽哪裡有繪畫班,又給貝貝報了繪畫班。又過了幾天,看到貝貝能很專注地看公園裡的爺爺們下圍棋,貝貝媽媽便想到圍棋能培養貝貝的思維能力,又張羅著給貝貝報名圍棋班……就這樣,媽媽為貝貝換報了5、6個興趣班,花了不少報名費。其實,貝貝媽媽這時還沒有真正的摸到貝貝的學習興趣在哪裡,不光浪費錢財,而且耽誤了時間,由此造成的最大弊端是,無形中養成了貝貝見異思遷,做事沒長性的不良習慣。

專家的話:

留心觀察,發現寶寶的已有興趣

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留心觀察寶寶,看准了寶寶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後從這些已有的興趣下手。比如,貝貝媽媽發現貝貝對圍棋感興趣,那就每天帶著貝貝去公園看爺爺們下棋。同時,媽媽可以買來圍棋,讓貝貝學習下圍棋。在學下棋的過程中,應該從圍棋的基本規則及入門知識開始,當寶寶碰到不懂或疑難問題的時候,媽媽一定要耐心地不厭其煩地進行指點,在開始的博弈過程中,要故意讓寶寶贏棋,這樣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學棋的興趣和深入學習的自信心。

會讓悅悅失去了很多玩樂的時間,會讓她覺得是珠心算班、舞蹈班和表演班奪走了她的遊戲時間,從而不願意學習,對正在學習的內容也會漸漸失去興趣,使得原本很有可能發展的一些興趣就這麼被扼殺了。另外一方面,寶寶的年齡較小,需要父母的關愛。過多的興趣班佔據了原本的親子時間,使得父母和寶寶交流的機會變少了,長此以往,容易讓寶寶覺得孤單、寂寞,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脾氣也逐漸變得暴躁、不聽話。

5、父母的願望強加在寶寶身上

鏡頭:小雨爸爸對美術充滿了熱情,一直都想成為一名畫家,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個夢想沒能實現,於是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小雨身上。自從小雨出生,小雨爸爸就給小雨報名了繪畫班,不僅如此,回家後還不忘督促小雨勤加練習,一心想著靠小雨來完成自己的人生夙願。

專家的話:

寶寶也有自己的夢想

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就要靠寶寶來完成。但是寶寶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寶寶,那麼寶寶的負擔就太沉重了。小雨爸爸的美術夢想沒有實現,把這個夢想強加給小雨,卻沒有問過小雨是否對畫畫感興趣。如果小雨對美術並不感興趣,那麼學習過程就變成了一種痛苦,這段痛苦的過程會逐漸消磨小雨的學習熱情,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6、不瞭解寶寶的興趣,盲目報名

鏡頭:貝貝的媽媽看到鄰居家的寶寶報名上了鋼琴班,聽到隔壁每天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於是也興沖沖地跑去給貝貝報名。過了幾天,又聽親戚說,畫畫能鍛煉寶寶的想像力,於是就到處打聽哪裡有繪畫班,又給貝貝報了繪畫班。又過了幾天,看到貝貝能很專注地看公園裡的爺爺們下圍棋,貝貝媽媽便想到圍棋能培養貝貝的思維能力,又張羅著給貝貝報名圍棋班……就這樣,媽媽為貝貝換報了5、6個興趣班,花了不少報名費。其實,貝貝媽媽這時還沒有真正的摸到貝貝的學習興趣在哪裡,不光浪費錢財,而且耽誤了時間,由此造成的最大弊端是,無形中養成了貝貝見異思遷,做事沒長性的不良習慣。

專家的話:

留心觀察,發現寶寶的已有興趣

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留心觀察寶寶,看准了寶寶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後從這些已有的興趣下手。比如,貝貝媽媽發現貝貝對圍棋感興趣,那就每天帶著貝貝去公園看爺爺們下棋。同時,媽媽可以買來圍棋,讓貝貝學習下圍棋。在學下棋的過程中,應該從圍棋的基本規則及入門知識開始,當寶寶碰到不懂或疑難問題的時候,媽媽一定要耐心地不厭其煩地進行指點,在開始的博弈過程中,要故意讓寶寶贏棋,這樣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學棋的興趣和深入學習的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