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析新生兒皮膚青紫的6大原因

解析新生兒皮膚青紫的6大原因

寶寶剛生下來時各個器官組織並沒有發育成熟, 如大腦、肝臟及胃腸等, 這一點似乎每個媽媽都知道, 然而, 對於寶寶皮膚一些媽媽卻知之甚少, 甚至以為和大人沒有多大區別。 其實寶寶的皮膚同其他器官組織一樣, 結構尚未發育完全, 不具備成人皮膚的許多功能, 至少還需3年的時間才可發育得和大人一樣。

因此媽媽在照料時一定要細心打理, 有時稍有不慎, 便會惹出不少的麻煩, 給媽媽和寶寶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煩惱。 接下來就位大家介紹新生兒常見皮膚現象——局部青紫。

Advertisiment

局部青紫

新生兒紫紺多是病理性的, 不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但暫時性的紫紺不是疾病, 新手爸爸媽媽不必為此著急, 紫紺會自然消退的。

新生兒局部青紫的原因:

(1)發生在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的紫紺, 多是由於手足外露受涼、受壓、多血(臍帶結紮延遲)等引起的;

(2)劇烈哭鬧、屏氣發作、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暫停歇, 可引發全身紫紺;

(3)與生產過程中新生兒受到外力損傷有關, 如產程過長, 胎兒受壓時間長, 出現先鋒頭、先鋒臀、先鋒足, 其特點是先鋒處有受壓痕跡, 並伴有局部青紫水腫, 可能還伴有出血點。

(4)助產士擠壓新生兒口中的羊水, 可能用力猛了點, 新生兒面部出現青紫, 也可能伴有出血點;

(5)有的新生兒娩出後哭聲很小或不哭,

Advertisiment
助產士就拍打新生兒足底部或背部, 刺激新生兒啼哭, 這也可能造成某個部位的青紫和皮膚出血點。

(6)有的護士在給新生兒按腳印、系手條時, 也會造成新生兒局部青紫或出現出血點。

以上情況, 有時被醫護人員忽視了, 有時不敢和新手爸爸媽媽們說明原因, 怕對方不理解, 找麻煩, 有意回避, 結果就成了問題。 新媽媽很是著急, 以為寶寶得了什麼大病。

特別提醒:新手父母不可過於心急

醫生經常遇到這樣的諮詢, 也在門診工作中遇到這樣的新手爸爸媽媽。 在醫生做了分析和解釋後, 他們還疑慮重重, 一直等到寶寶的青紫自然消退, 才真正放心。 有的爸爸媽媽太心急了, 給新生兒寶寶抽血化驗, 甚至住院治療。

Advertisiment
不但經濟上受損傷, 寶寶身心上也受飽痛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