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緒較穩定, 自控能力強的父母, 在親子溝通上少用威脅與回拒, 通常都能培養出具有安全感的下一代。

為人父母者, 問自己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把孩子當孩子看待?”這問題有點矛盾, 但是這的確是個普遍潛在的問題, 困擾著無數家長。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疑惑呢:“我們的父母, 有時把孩子當成學生一樣來管, 而不是把他當成孩子來教, 我覺得這樣的偏差, 不但會使孩子覺得你不友善, 而且也會影響親子關係, 因為除了功課和成績之外, 你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話題跟孩子談心。 ”

不少父母把孩子當學生一樣要求學業表現傑出,

Advertisiment
連家裡好像也變成了補習中心一樣, 週末的補習和輔助課程多得讓人吃驚。 即使現在已是年中學校假期, 請問問你身邊的父母, 有多少孩子必須在這期間, 照舊上補習課和各種活動, 根本沒有輕鬆的時間。

新一代孩子價值觀變了樣

現代父母所承受的壓力, 跟上一代父母完全不同, 最關鍵的是社會轉型, 學校也轉型, 他們得面對生活費高漲, 更棘手的親子問題, 沉重的工作負擔, 還有學校的壓力。 另一方面, 孩子的接觸面更廣, 包括電子與媒體資訊爆棚, 新一代孩子的價值觀也變了樣, 已更懂得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 可以拒絕什麼, 這些東西都是讓父母始料不及, 甚至是衝突的源頭。

現代孩子覺得爆粗口是等閒事,

Advertisiment
但是父母卻無法接受。 現代孩子接觸電腦、電視節目、電影等等, 對說粗話習以為常, 但是, 他們卻沒顧及說粗話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因此覺得父母反對, 是不講理的, 更覺得他們是落伍的。

期望跟父母有更多快樂時間

我們經常問孩子他們對家裡(父母)有什麼期望時, 他們的答案是:能跟父母和家人有更多快樂的時間。 ”這個小小而簡單的心願, 卻在現代生活和繁重的課業中, 變得遙不可及, 甚至是很奢侈的。

父母擔心孩子在生命(生活)中輸了人, 是否能克服種種挑戰, 也擔心他們誤入歧途。 往往父母接到老師的電話, 即使對方只是表達對孩子的關注之情, 父母也會把它詮釋為自己是個不稱職、失敗的父母,

Advertisiment
因此把更多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 這反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不利親子關係。 我們把這種父母稱為‘over-parenting’!”

把目標定得太遠

舉例一個過分為孩子操心的父母來說:“這個媽媽看到六歲的孩子仍舊綁不好鞋帶, 非常氣憤地說, 這樣將來你出國時怎麼生存。 這話扯遠了, 父母對孩子要有目標, 但是不能把目標定得那麼遠。 孩子也承受了無謂的壓力。

“當父母過分投入于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時, 將會忽略跟孩子進行有效的輔導(指導), 變成讓孩子感到厭惡的嘮叨、愛操控的家長。 當缺乏正確的溝通時, 進入少年期的孩子會變成叛逆, 覺得父母只珍惜他們所取得的好表現或良好的行為。 ”

親子溝通少用威脅與回拒

在教養孩子的原則上,

Advertisiment
父母仍然不可乙太寬待, 有些父母認為跟孩子做朋友最好, 但是這有時反而會失了分寸, 孩子無法對父母有所敬畏。 我覺得最好是做個友善的父母, 讓孩子容易親近, 沒有太多距離。 父母應該適當地使用其權威, 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父母應該是家裡的導航者, 甚至讓孩子覺得家是一個避風港, 無時無刻都能找到安全感。

一般來說, 情緒較穩定, 意志較堅定, 自控能力強的父母, 在親子溝通上少用威脅與回拒, 通常都能培養出具有安全感的下一代。

最後要提醒的是, 親子關係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的一條道路, 如何彼此生活, 如何更好地溝通, 用愛心攜手創造更完滿的人生。 當孩子長大後, 回頭看年少歲月,

Advertisiment
覺得童年充滿快樂的回憶, 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感情美好, 這才是一個成功的親子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