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觀點:把握孩子九大敏感期

蒙特梭利:把握孩子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 如何運用這股有效動力, 幫助孩子完美成長, 正是成人的職責。

八個月大的東東, 喜歡在地上爬行, 但他老愛撿拾地上的小東西, 往嘴里放。 媽媽十分擔心, 只好打他的手心, 威嚇他不行。

王家上個月搬家后, 兩歲的寶寶卻是一進屋子就啼哭不止, 不論媽媽如何哄騙都無法安撫。

上述的現象, 是否在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似曾相見?可惜許多父母不是沒有發覺, 便是覺而不察, 亦或覺而不知如何進一步幫助孩子。 以致錯失了幼兒期獨有的生命力。

Advertisiment

何謂敏感期?

孩子從呱呱落地後到會走路。 說話、吃飯、寫字……, 孩子一切從無開始, 是如何完成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以適應這個復雜的世界。

那是因為自然賦予正在發育成長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 蒙特梭利指出助長幼兒發展的主要動力有二:一是敏感力, 一是吸收性心智。 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個"人"或其他有知覺的生物個體, 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 會對外在環境的某些刺激, 產生特別敏銳的感受力, 以至影響其心智的運作或生理的反應, 而出現特殊的好惡或感受, 這種力量的強弱, 我們稱之為"敏感力"。

當敏感力產生時, 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 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 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

Advertisiment
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 這股動力才會消逝。 蒙特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 有些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敏感期一詞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在研究動物成長時, 首先使用的名詞。 后來, 蒙特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 發現兒童的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 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 并將它運用在幼兒教育上, 對提升幼兒的智力有極卓越的貢獻。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 可以歸納出下列九種:

.語言敏感期(0至6歲)

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 并發出牙牙學語聲時, 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 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

Advertisiment
但幼兒能容易的學會母語, 正因為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 因此, 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 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

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 因此, 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 或多用"反問"的方式, 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為日後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基礎。

.秩序敏感期(2至4歲)

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 就會令他無所適從。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 發現孩子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 甚至大發脾氣。 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感力。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

Advertisiment
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 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系的知覺。 "當孩子從環境里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 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

.感官敏感期(0至6歲)

孩子從出生起, 就會籍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 三歲前, 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 三一六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 因此蒙特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 比如。 聽覺筒、觸覺板等, 以敏銳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自己產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 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 感受周遭事物。 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

Advertisiment
只要是不具危檢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 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至4歲)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 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 因此, 如果您的孩子對泥土里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 正是您培養孩子具有鉅細靡遺、綜理密微習性的好時機。

.動作敏感期(0至6歲)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 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 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 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 并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 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 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 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 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 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社會規范敏感期(2.5至6歲)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節,使其日后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書寫敏感期(3.5至4.5歲)

.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

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至9歲)

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到了六一九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后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

賞識教育"后遺癥" 讓孩子有出色的人際關系 智慧父母打造獨立小孩
和寶寶說話五大注意事項 給孩子20分鐘去“浪費”
珍惜孩子的成長欲 不理不睬:一種教育方式 孩子吃了虧該怎么教育他?

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節,使其日后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書寫敏感期(3.5至4.5歲)

.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

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至9歲)

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到了六一九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后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

賞識教育"后遺癥" 讓孩子有出色的人際關系 智慧父母打造獨立小孩
和寶寶說話五大注意事項 給孩子20分鐘去“浪費”
珍惜孩子的成長欲 不理不睬:一種教育方式 孩子吃了虧該怎么教育他?

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