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遊戲,媽媽偷懶也能玩

和各位父母說說幼稚園老師的心裡話

說起下班回家後陪孩子玩這個話題, 我這個當幼稚園老師的也曾經糾結過。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 不管是我們當幼稚園老師的, 還是上班族父母, 回到家後總歸會面對一個陪不陪玩、怎麼陪玩的問題。 陪玩嘛, 似乎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激情;不陪嘛, 總覺得虧欠自己的孩子。 比如我, 白天在幼稚園時一直和小朋友遊戲與互動, 回到家裡真的已經筋疲力盡了, 多講一句都不願意, 更別提卯足精神繼續陪女兒玩了。 有時想想, 自家孩子享受不到自己媽媽的專業、耐心和精力也怪可惜和可憐的;可是,

Advertisiment
幼稚園老師不是超人, 我也不可能強迫自己回家後強打精神, 不能全情投入的陪玩也是一種敷衍。 於是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盡可能地多想一些“偷懶”的方法和女兒禕禕一起玩, 既能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讓她玩得盡興, 自己又不會太累。

遊戲一:“月亮月亮變變變”

爸爸媽媽的大床是女兒的“根據地”。 她喜歡和爸爸媽媽在晚上拉上窗簾、爬上床、關上燈, 然後打開手電筒玩“照照照”的遊戲。 起初是瞎照、亂照, 到後來變成玩“吃吃吃”的遊戲。 “你看天黑了月亮出來了, 這月亮圓圓像什麼呀?”“像餅乾。 ”“噢, 月亮圓圓像餅乾啊?那我們一起吃掉它吧。 ”

於是我和女兒便一起“啊嗚啊嗚”地咬起餅乾來。 每咬一口,

Advertisiment
我就把手電筒的光遮掉一點(如同餅乾真被咬掉的樣子)。 “哇, 吃光啦!”女兒和我一起開心地歡呼起來。 “媽媽, 我們再來一次吧?”“嗯, 好的, 再來一次。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於玩感興趣的遊戲絕對樂此不疲!

遊戲二:“小兔小兔跳跳跳”

女兒禕禕是剖宮產出生的, 一開始我還很擔心女兒在感知覺方面的發展, 不過相對而言女兒在這些方面發展還是不錯的, 她的平衡和彈跳能力尤其不錯, 除了對室內遊樂場中的蹦蹦床喜愛之至外, 家裡的大床也成為了她隔三差五蹦躂的對象。 跳上去、落下來, 這個看似單一的動作, 女兒卻每次都玩得那麼投入與盡興。 不過, 體力與精力的透支也隨之而來, 於是我想到了相對“勞逸結合”的新玩法——“小兔小兔跳跳跳”,

Advertisiment
讓動與靜結合起來。 女兒屬兔, 小兔子的角色絕對適合她, 玩法也很簡單, 我在一旁念兒歌, 女兒隨著兒歌的內容變化動作。

隨著我念“小白兔小白兔跳跳跳, 用力跳、跳得高, 輕輕跳、跳得低, 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 女兒先是跳起來、落下去, 然後停下來蹲在床上假扮成兔子吃草;我念“小白兔小白兔跳跳跳, 用力跳、跳得高, 輕輕跳、跳得低, 鑽到洞裡去睡覺”, 女兒就停下來鑽進用被子胡亂堆成的“洞裡”並閉上眼睛;我再念“小白兔小白兔跳跳跳, 用力跳、跳得高, 輕輕跳、跳得低, 跳到草地上打個滾”, 女兒就躺在床上來回滾幾下……一首兒歌賦予了這個簡單的蹦跳遊戲更多的樂趣, 也讓孩子能在遊戲中動靜結合, 作一定的調整。

Advertisiment

等玩了一個階段後, 我還和女兒一起討論小兔子還可以幹什麼。 我會鼓勵、啟發女兒自己創編情景, 例如:“坐在草地上拍拍手”, “坐在草地上跺跺腳”, “站在草地上扭一扭”等。 這樣我和女兒能在這個簡單的遊戲中得到一定的互動。

插播:起初我和“小兔子”爸爸也擔心過在床上蹦躂的危險性, 最後和女兒溝通後達成共識, 小兔子一定要在媽媽或爸爸的允許和陪伴下才能去床上蹦蹦跳。 “小兔子”爸爸也覺得:床跳壞了可以再買, 但女兒的快樂是換不來的。

遊戲三:“小小瓶子大不同”

女兒很小就會擰開瓶蓋、蓋上瓶蓋, 我發現她在小肌肉方面的發展優於同齡的孩子。 為了滿足她對用手“擰瓶蓋”這個動作的喜歡, 我特意在平時收集了許多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瓶子,

Advertisiment
讓她玩“擰瓶蓋找朋友”的遊戲。

準備道具時我花了點時間, 但後面的工作就比較輕鬆啦。 比如, 我先是幫女兒把同類型的瓶子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盒子裡, 讓她充分地去練習擰和蓋的動作;然後再把不同類型的瓶子和瓶蓋分別放置, 讓女兒尋找和嘗試哪個蓋子和哪個瓶子是好朋友, 一開始只放兩三個, 然後數量再直接增加;再然後是把一些可能不配套的瓶蓋放在盒子裡。 這樣一個“擰瓶蓋找朋友”的遊戲, 女兒可以玩上半天。 這樣我也可以喘息一下了。

老師媽媽告訴你, 我是怎麼偷懶的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 我這個當媽媽的, 在這3個遊戲中, 我是怎麼偷懶的, 下面我就把“偷懶秘笈”公佈出來。

第一個遊戲,“月亮月亮變變變”是借助家中現有的場地——床,這樣我可以舒適地在靠床邊看著女兒“全自動”的自娛自樂,享受一下這黑暗中一絲難得的愜意。

第二個遊戲,“小兔小兔跳跳跳”是借助情境的創設。我和小兔子爸爸為孩子創設了一個她喜歡又能理解的情境,讓孩子既能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又可以動起來,從而可以一定程度上消耗孩子旺盛的精力。我和小兔子爸爸輪流或一起靠在不同的床沿邊上看著女兒在床上蹦躂,時而和她一起念兒歌一起笑,時而又和她一起雀躍一起叫……這樣投入地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就算時間不長,也是高品質的。

第三個遊戲是借助材料的利用。收集生活中並不起眼的日用品,加以利用後,就讓孩子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強化與鍛煉,並學會自己專注地玩,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適時地偷一下懶。在幼稚園教學中有一個材料投放的概念,我便是借助了這個概念。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媽媽也會想到買玩具回來讓孩子玩,這樣孩子一邊玩玩具,媽媽在一旁看著就好,還可以時不時地刷刷手機。但很多時候,玩具多並不一定能讓孩子專注地玩,有時候簡單的材料、多種的玩法,更能吸引孩子安靜地玩下去。

有的家長回到家後覺得累,想和孩子玩,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很大程度是不知道和孩子玩什麼、怎麼玩。其實只要平常多用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喜好和需要,投其所好,會讓家長在親子互動中輕鬆許多。身為父母,身體可以偷懶,但瞭解孩子的心是永遠無法偷懶的!

雖然在遊戲的世界中,孩子才是主角,但很多時候有了家長的陪伴與互動,孩子會玩得更帶勁。家長在陪孩子遊戲時,要和孩子一樣真誠投入、非常專心,短時間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長時間的敷衍來得更有力量。孩子是很敏感的,當家長勉強、應付時,他也會感到無趣。在親子遊戲中,孩子玩得開心,家長也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遊戲的整個過程能夠給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帶來滿足與樂趣,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個遊戲,“月亮月亮變變變”是借助家中現有的場地——床,這樣我可以舒適地在靠床邊看著女兒“全自動”的自娛自樂,享受一下這黑暗中一絲難得的愜意。

第二個遊戲,“小兔小兔跳跳跳”是借助情境的創設。我和小兔子爸爸為孩子創設了一個她喜歡又能理解的情境,讓孩子既能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又可以動起來,從而可以一定程度上消耗孩子旺盛的精力。我和小兔子爸爸輪流或一起靠在不同的床沿邊上看著女兒在床上蹦躂,時而和她一起念兒歌一起笑,時而又和她一起雀躍一起叫……這樣投入地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就算時間不長,也是高品質的。

第三個遊戲是借助材料的利用。收集生活中並不起眼的日用品,加以利用後,就讓孩子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強化與鍛煉,並學會自己專注地玩,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適時地偷一下懶。在幼稚園教學中有一個材料投放的概念,我便是借助了這個概念。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媽媽也會想到買玩具回來讓孩子玩,這樣孩子一邊玩玩具,媽媽在一旁看著就好,還可以時不時地刷刷手機。但很多時候,玩具多並不一定能讓孩子專注地玩,有時候簡單的材料、多種的玩法,更能吸引孩子安靜地玩下去。

有的家長回到家後覺得累,想和孩子玩,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很大程度是不知道和孩子玩什麼、怎麼玩。其實只要平常多用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喜好和需要,投其所好,會讓家長在親子互動中輕鬆許多。身為父母,身體可以偷懶,但瞭解孩子的心是永遠無法偷懶的!

雖然在遊戲的世界中,孩子才是主角,但很多時候有了家長的陪伴與互動,孩子會玩得更帶勁。家長在陪孩子遊戲時,要和孩子一樣真誠投入、非常專心,短時間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長時間的敷衍來得更有力量。孩子是很敏感的,當家長勉強、應付時,他也會感到無趣。在親子遊戲中,孩子玩得開心,家長也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遊戲的整個過程能夠給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帶來滿足與樂趣,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適合2歲的親子遊戲?

    親子遊戲:兔子跳該遊戲可以讓寶寶練習雙腳跳躍;玩法:在椅子前方放一個玩具蘿蔔。媽媽和寶寶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媽媽扮兔媽媽,寶寶當小白兔,媽媽和寶寶站在小椅子上,媽媽對寶寶說:"這是我們的家,地上有個大... [詳細答案]

  • 1回答

    6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小雞出殼遊戲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遊戲材料:?準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遊戲方法:讓主持人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 [詳細答案]

  • 1回答

    4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親子遊戲遊戲玩法:?現在手機都有了拍照功能,外出旅遊隨時都可以在“嚓!”聲中,吧多少美好的景色及事物,便在刹那之間留存了下來。? 父母可以挑選一些比較有趣的照片沖洗出來長久保存,對孩子來說,外出旅遊... [詳細答案]

  • 5回答

    三歲半寶寶,大家都陪寶寶玩什麼親子遊戲?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也應多跟你小孩玩這個親子遊戲啊。那麼,現在就就給你介紹一些好的親子遊戲給你:1:我們一家來套圈玩法:遊戲開始,幼兒向前跑,遇到呼拉圈拿起從頭上套下,跑回,拍家長的手,按回來先後順... [詳細答案]

  • 1回答

    5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新鮮的空氣真好遊戲目標:培養保護環境意識。?遊戲玩法:?家長對孩子說:“?咱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讓孩子憋住一會,問孩子:“有什麼感覺?”(憋的慌,悶悶的。)引導孩子知道人類需要空氣才能生存。? ...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