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親子遊戲中家長常犯的六個錯誤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而對於較小的寶寶來說, 在他眼中,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遊戲。 但是, 在父母眼中就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經常會把自己的思想意識強加到孩子身上。 接下來, 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家長在親子遊戲中常犯的六個錯誤及其糾正方法。

一、以父母的價值觀衡量遊戲

在遊戲中, 寶寶會得到快樂, 也會學到很多東西。 因此, 遊戲是寶寶學習的最佳方式, 也是培養寶寶優良品格及行為方式的最佳訓練方法。 然而, 有很多父母為了讓寶貝“學”到“知識”強迫寶寶玩他們不喜歡的遊戲,

Advertisiment
人為地限制他的遊戲方式。

正確:只有在寶寶的遊戲過程中的確發生無法解決或者可能對他產生不良影響的問題時, 父母才有必要介入, 對寶寶加以引導。 否則, 就讓寶寶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以及創造力, 做遊戲的主人。

二、開展違背年齡段的遊戲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 對不同的遊戲有著不同的興趣和熱情。 例如, 1歲左右的寶寶樂此不疲的遊戲之一就是存心讓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上, 讓它發出響聲。 然而, 倘若和2~3歲的寶寶玩這個遊戲, 他們就會覺得索然無味, 對此沒有興趣和熱情。 這麼大的寶貝或許更鍾情於玩具。

正確:父母應該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盡可能的去玩適合他們的遊戲, 這樣一來, 才能提高他們對遊戲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從而促進寶寶智力與想像力的發展。

三、不及時給寶寶提供幫助

遊戲是寶寶自己探索問題、尋求答案的最佳途徑。 當寶寶對正在進行的遊戲有著強烈的興趣時, 他們也許會提出一些比較特殊的要求。 這個時候, 一定不要因為害怕寶寶弄髒衣服或者發生別的問題而約束他們, 應該盡可能的給予他們幫助。

正確:平時, 為寶寶準備一些諸如小紙片、種子、泥土、小剪刀、積木、水、沙、顏料、空紙盒等各種各樣的遊戲材料, 讓他在遊戲中盡可能的發揮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為寶貝提供如, 讓他們開動腦筋去遊戲。 當寶寶在遊戲中遇到困難的時候, 父母首先要給寶寶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除非寶寶的確不能解決時再給予一些幫助。

Advertisiment

四、大聲地干涉寶寶

因為在寶寶的世界裡, 所有的事物都很新奇, 任何事情都是遊戲, 所以父母也許會對寶寶的很多做法感到不解。 特別是當寶寶玩一些父母認為不適合的遊戲時, 一些父母會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寶寶, 同樣也會有一些父母覺得寶寶玩遊戲的小模樣非常可愛, 拿寶寶當玩具取樂。 殊不知, 父母的這些做法都會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影響。 寶寶雖然年齡很小, 但是天生就會觀察父母的眼色和表情。 因此, 父母的所有言語行為都會在寶寶的小腦瓜裡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 對他造成一定的影響。

正確:換位思考, 最大限度的瞭解寶寶的思想和情緒, 與他建立平等的玩伴關係, 更好地調動寶寶遊戲的積極性。

Advertisiment
這也是親子遊戲的最高境界。

五、經常剝奪寶寶獨自遊戲的權利

孩子和家長的思想是不一樣的, 雖然沒有“代溝”那麼大的差別, 但是他們的思維絕對是獨特的。 其實, 寶寶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直需要有人陪著, 相反他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即使是幾個月的寶寶, 他們也會自得其樂地玩著自己的小手小腳, 享受著獨自玩耍的樂趣。

正確:當寶寶情緒安定, 不哭不鬧自己玩耍時, 儘量不要打擾他。 父母要盡可能的創造並利用機會培養寶寶獨立遊戲的能力。

六、不重視遊戲習慣

寶寶在遊戲過程中會養成這樣或那樣的遊戲習慣。 殊不知, 良好的遊戲習慣, 會對寶寶的成長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 父母應該説明寶寶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Advertisiment
合理安排遊戲時間等等, 這些良好的遊戲習慣的建立是寶貝理解社會行為規則的最佳途徑。

正確:遊戲結束後, 讓寶寶自己收拾遊戲道具或者玩具, 並且物歸原處;遊戲時間要有節制, 不能因為玩而影響吃飯、睡覺等。

以上就是家長在親子遊戲中常犯的六個錯誤及其糾正方法。 也許父母在做出這些行為時是無意識的, 無論怎樣, 大家都以此共勉吧, 為寶寶創造一個更好的遊戲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