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媽也虐待 搖晃嬰兒產生的悲劇

無論電視上還是生活中,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鏡頭, 小寶寶該睡覺了或哭鬧了, 家長把他抱在懷裡晃來晃去, 有時張開手掌拍著寶寶, 希望讓他早點安靜下來。 這些家長並不知道, 這其實是“好心辦壞事”。

可能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從小就是被搖晃大的, 總覺得這種消息小題大做, 沒見有人被自己的母親搖傻了?那我們來看看以下新聞。

新聞重播:臺灣新手父親搖死女兒

據臺灣報導, 新北市1名新手父親, 其妻在7個月前生下3胞胎, 原本父親想哄女嬰入睡, 從樓上將女兒抱下樓放在搖椅上, 但哄孩子疑似用力過度釀成悲劇,

Advertisiment
在他喂完2名兒子牛奶下樓後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現昏迷狀態, 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仍宣告不治。 警員表示幼兒無明顯外傷, 而院方分析可能是“嬰兒搖晃綜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 簡稱為SBS。

而德國也剛剛公佈了一項調查, 每年大約100例因搖晃導致的嬰兒大腦嚴重損傷。

所謂“嬰兒搖晃綜合征”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 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 造成其腦部傷害, 甚至死亡。

臨床病例多發生於0-4歲的嬰兒或幼小兒童, 但主要好發對象為0-12個月大的嬰兒, 原因是嬰兒頸部較為柔軟、脆弱, 及其身體比例和大人有差異, 嬰兒的頭部比例約占身長得1/4, 且嬰幼兒期腦部發育較快, 因此, 寶寶頭部的重量也約占全身重量的1/4,

Advertisiment
, 頸部又欠缺支撐力, 大腦也尚未有發育完全的髓脂—一種起保護作用的蛋白質。 所以, 一旦被搖晃, 疏忽給予他們頸部支撐, 嬰兒的大腦就會在他的相對空曠的頭骨中來回碰撞, 都有可能導致嬰幼兒永久性的腦部傷害, 產生許多後遺症, 造成無法抹滅的遺憾。

悲劇是如何產生的?

遇到寶寶哭鬧不停的時候,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煩躁而大力搖晃寶寶, 希望他們停止哭鬧, 往往寶寶哭得越厲害, 父母搖晃的幅度也就越大。 成年人一般都能夠控制住自己不打孩子, 但他們卻很少能意識到搖晃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而有研究表明, 最可能出現大幅度搖晃的首先是年輕的男性照看者, 其次是媽媽們,

Advertisiment
最後是保姆。

有些人為了逗笑寶寶, 接他拋向空中或抱著寶寶旋轉、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等, 這些幅度過大的動作對幼小的孩子是相當不適合的。

另外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是外出坐車時, 沒有給寶寶使用或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座椅, 而一旦發生碰撞的話, 後果不堪設想。

你也許都想像不到, 只需要短短的5秒種, 就可能對一個柔弱的大腦造成嚴重的傷害, 而所導致的後果輕則是造成學習障礙, 重則導致大腦發育遲緩, 失明甚至死亡。

如何做是正確的?

1、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當寶寶哭鬧時, 可以溫柔地抱起他, 輕輕撫摸後背、四肢等, 讓他感到安全、放鬆, 同時檢查一下衣服是否舒適, 給他一個玩具分散注意力等。

Advertisiment

2、不玩空中拋接寶寶。

3、不將寶寶拋到床上。

4、不抱著寶寶旋轉。

5、不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 往後用力翻躺。

6、不要過度依賴搖籃, 控制使用的時間與搖晃的程度。

7、乘坐汽車外出時, 請正確使用安全座椅。 注意:為9公斤以下的寶寶一定要購買可反向安裝的座椅, 這樣才可保護好小寶寶的頭頸, 避免刹車時對小寶寶的強大衝力。 a

筆者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 如發現家人有此類行為, 事關寶寶的安危, 不要礙於情面, 要大膽的告訴還沉浸在溺愛寶寶的行為中, 其實這是在虐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