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喂母乳的姿勢與秘訣

坐立餵

採坐立餵食, 可以準備ㄇ形枕, 若家中沒有ㄇ形枕, 也能用棉被或枕頭來替代。 首先, 坐在能夠靠著背部的椅子或靠牆的床上, 在背部墊一個讓身體舒適的枕頭, 最好有個能放鬆肩膀的扶手。 採坐立哺餵時, 媽咪要注意身體和肩膀不要往前傾, 因為寶寶會自己調整吸吮的最佳位置, 而媽咪肩膀放鬆, 不只是為了自己的舒適度, 還能避免因前傾而造成悶住寶寶鼻子的意外。

哺餵的抱姿可分為三種:

1.搖籃式:寶寶的頭枕在媽咪手肘上, 寶寶的身體需要支托, 所以使用ㄇ形枕、棉被或枕頭來做支托, 讓媽咪與寶寶的肚子緊貼在一起,

Advertisiment
這個支托是為了讓寶寶的頭與乳☆禁☆房高度相同, 讓寶寶嘴巴可以找到乳☆禁☆頭位置, 下巴貼著乳☆禁☆房, 下嘴唇外翻後, 就能順利含到乳☆禁☆頭, 好好進食。

2.改良搖籃式:因為以前的搖籃式, 是讓寶寶的頭枕在媽咪手肘上, 常常會讓媽咪手部的血液迴圈較差, 身體也會不自主往前傾, 改良後的搖籃式, 是把讓寶寶枕著的那隻手抽離, 用另一手去支撐寶寶, 空著的那隻手可以隨時調整姿勢或拿取物品, 還能撫摸寶寶的頭部和寶寶親密對談, 能有效減輕媽咪的壓力。

3.橄欖式:適合使用橄欖球式的媽咪, 如較豐滿、乳☆禁☆頭較短的女性, 如同抱著橄欖球的動作, 讓寶寶吸外側的乳☆禁☆房, 用這種姿勢比較容易讓寶寶含到乳☆禁☆房。

Advertisiment

躺餵

躺餵時, 媽咪應該採側身且稍微後傾的姿勢, 這是為了避免悶住寶寶的呼吸道。 可以用棉被或墊子把寶寶稍微墊高一點, 讓寶寶的嘴巴可以和媽咪的乳☆禁☆頭同高。 躺餵最容易發生危險的情況是, 媽咪易在哺餵時不自覺往前傾, 尤其對於每兩三個小時就要親餵母乳的媽咪而言, 因為睡眠常常被中斷, 若不小心睡著, 在沒有知覺的情況下壓到寶寶, 可能發生窒息的意外, 所以採臥姿餵奶時最好要有家人在身邊, 若是沒有家人在身邊, 媽咪又有睡意時, 就先把寶寶放回嬰兒床, 以確保安全。

親餵母乳的秘訣

按摩

產後在醫院的幾天內, 媽咪可能還沒有脹奶或局部硬塊的現象, 但回家後就可能出現, 假設右邊乳☆禁☆房外側有脹奶的硬塊,

Advertisiment
就讓寶寶下巴對準有硬塊的方向含上去, 因為寶寶下巴貼著的地方, 最容易因吸吞動作而紓解硬塊。

如果遇到乳☆禁☆房上方有硬塊, 而寶寶不易吸吮, 就可以在寶寶吸奶的時候, 一邊輕輕地按摩。 若媽咪乳☆禁☆房已有脹痛的硬塊時, 寶寶的嘴巴是最佳吸乳器, 請媽咪要忍住疼痛讓寶寶吸奶, 通常可以舒緩脹奶的不適。 因為較軟的乳☆禁☆房, 寶寶比較容易含住, 所以乳☆禁☆房較硬時, 要先把前面的乳汁擠出來, 讓乳☆禁☆房稍微軟化後, 寶寶較能順利含乳, 才能達到雙贏的成果(疏通乳☆禁☆房媽咪的硬塊及寶寶能喝飽)。

開始餵母乳的一週內, 建議媽咪交替兩邊的乳☆禁☆房餵寶寶, 用寶寶吸吮的力道刺激乳汁分泌, 奶量就會越來越多。

Advertisiment
因為製造乳汁是兩邊同時進行, 所以建議一餐先餵左邊, 下一餐就先餵右邊的乳☆禁☆房。

清潔及冷敷

媽咪在餵奶前要記得把手洗乾淨, 因為手會碰觸許多地方, 可能帶有不少菌叢。 但若媽咪未洗淨的手部沒有碰觸到乳☆禁☆頭, 就不須刻意消毒或清洗, 因為媽咪乳☆禁☆頭上會有一些腺體, 是能保護乳☆禁☆頭跟乳暈的, 若過度清潔反而容易受傷, 所以餵奶前不必刻意清潔乳☆禁☆頭。

假設媽咪脹奶的疼痛感較大, 碰到就覺得不舒服的時候, 可以局部冷敷。 醫院的產後病房通常會將已消毒過的奶瓶冷藏在冰箱, 就可以拿來做冷敷使用, 直接在乳☆禁☆房上滾動冷敷, 能緩解乳☆禁☆房脹痛。 但注意要避開乳☆禁☆頭及乳暈, 因為血管遇到冷就會收縮,

Advertisiment
反而會影響乳汁分泌和排出。

若在家中, 可以準備深綠色高麗菜葉, 洗乾淨後冰到冰箱裡, 若是有乳☆禁☆房脹痛難耐時就從冰箱取出冷敷, 可有舒緩脹痛的效果, 但最終還是要將乳汁排出, 才能真正解決脹痛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