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吻孩子,請“住嘴”!小心得咽峽炎!

最近育兒微博圈, 一篇標題叫《崔玉濤訪談——皰疹性咽頰炎爆發》, 網傳崔玉濤稱不要親吻孩子, 通過唾液會傳染咽頰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咽頰炎又是如何傳播的?

首先, 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皰疹性咽頰炎

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由於其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 因此很容易被人誤解為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 造成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由於最近天氣比較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 使室內空氣細菌和病毒急劇繁殖, 進入小兒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發生。

Advertisiment
這些病毒主要是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和埃可病毒, 以及併發細菌感染等。

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和埃可病毒等所導致的疾病傳染性強、流行快, 主要侵犯1-7歲的小兒, 該病通常多發夏秋高熱季節, 症狀多表現為起病急, 突然高熱, 早期可伴有流鼻涕, 大一點的孩子會出現口腔疼痛的現象, 檢查時, 可以看到小兒的上顎、口腔黏膜、扁桃體、咽後壁等口腔黏膜出現約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皰疹, 周圍有紅暈, 2-3天后逐漸擴大後潰爛形成潰瘍。

這種病的病程大約一周左右, 嚴重的可延長至兩周, 治療上經常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 主要以中藥治療為主。 選擇一些清熱、解毒、利咽的藥物, 同時, 還可以用霧化超聲吸入中藥雙黃連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Advertisiment

治療期間, 飲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 要多喝溫開水。 給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 盡可能少吃煎、炸等油膩食品, 尤其是注意不吃過熱的食品。 同時為防止繼發感染, 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 保持口腔清潔, 可選用淡鹽水漱口。

聽崔玉濤聊皰疹性咽峽炎

問:皰疹性咽頰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崔玉濤: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腸道病毒引起的, 腸道病毒分很多種, 什麼埃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等。 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 其實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是一類病毒造成的, 絕對不是一種, 是一類病毒。

問:嚴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嗎?

崔玉濤:對, 手足口, 手腳也有皰了, 光嗓子就是皰疹性咽頰炎, 他們是一類病毒造成的。

Advertisiment

問:為什麼會一下子就發高燒?

崔玉濤:因為這種病毒來得快, 反應強烈, 一定時間後會自然消失, 所以我們管這種病叫自愈性疾病, 一來就會高燒, 39、40度, 恨不得上午還好著呢, 下午孩子就開始蔫, 蹭就發高燒了。

問:病程是如何發展的?

崔玉濤:整個的病程就是病毒複製期, 病毒複製期一般3—5天。 什麼叫3—5天複製期, 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後期就不再增生, 不再增生之後停滯, 到最後自然在體內衰敗, 好了。 所以我們說病毒感染沒有什麼藥可用, 你不可能快速的殺死他。

有人說我用了藥病幾天就好了, 其實不用藥, 那麼多天, 也該好了, 所以我們一直說, 皰疹性咽頰炎或者手足口病, 主要不是殺病毒, 而是在病毒感染時期控制體溫,

Advertisiment
包括局部的症狀。

比如嗓子剛開始是水皰, 是水皰的時候還不覺得疼, 所以高燒的時候, 孩子可能不覺得特別疼, 一退燒了還能吃點喝點。 但是等到所謂的不燒了, 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 有的還流著口水, 哭哭咧咧的, 為什麼?皰破了, 破了之後就是潰瘍期了。

我們一看, 潰瘍期了, 覺得快好了。 說快好的那幾天, 實際對孩子來說是最難受的幾天, 因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 所以是這麼一個過程。

由開始的皰疹, 就是水皰期, 高燒階段, 到後來的水皰破了, 潰瘍期, 一般體溫是低燒或者退了, 到最後完全好。

所以這樣一來病的恢復時間就要兩周。 3-5天複製期, 到潰瘍, 逐漸再好, 到痊癒基本上是兩周的時間。 所以整個的病程是兩周。

Advertisiment

在兩周中有人說, 為了好得快一些, 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先說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夠殺掉的, 而且現在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藥物真能殺死病毒, 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藥物其實真的不能殺, 不好意思, 真的不能殺。 這樣一來我們就需要很好的保護孩子。

問:燒退了就不會傳染了嗎?

崔玉濤:完全恢復以後才不傳染。

問:皰疹性咽頰炎潛伏期有多長時間?

崔玉濤:潛伏期大概有3—5天。

問:傳染期呢?

崔玉濤:按理說從潛伏期開始, 一直到完全恢復。 為什麼呢?因為皰破了以後, 雖然有抗體了, 但是很可能還會擴散給其他人, 所以大概兩周時間。

問:通過什麼途徑傳播?

崔玉濤:飛沫, 唾液呀, 口腔接觸的這些東西。 (是通過這句話斷章取義為親吻孩子易傳播咽頰炎嗎?)

問:皰疹性咽頰炎會重複得嗎?得過一次以後會不會有了免疫性?

崔玉濤:引起這種病的是一組病毒,不是一種病毒,所以會有重複。這次感染的是這種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種。但是,人體對這組病毒會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復得的機會不是太多,但絕對不是說不會反復得。

問:很多地方的大夫會開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

崔玉濤:病毒唑裡邊就有利巴韋林的成分。

抗病毒藥物對細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過抑制來治療。為什麼不鼓勵殺病毒?因為抗病毒藥物殺病毒抑制病毒複製的同時也會抑制正常細胞,正常的細胞一旦被抑制,出了問題,就會變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為了救命,否則不主張用抗病毒的藥物。

問:抗病毒的藥還是儘量不用?

崔玉濤:對,什麼利巴韋林、阿昔洛維,因為抗病毒藥物會致畸致癌致突變,這是所謂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比抗生素類藥物引起的副作用還要可怕。

問:皰疹性咽頰炎這種病,您會給開中成藥嗎?

崔玉濤:很少開中成藥,回家多喝水。喝點水,吃點含片,局部疼痛減輕,主要是補液和退燒。

網傳:不要再親吻孩子了

看了以上崔玉濤問答,你也應該對咽頰炎有個具體的瞭解了,而在朋友圈熱傳的就讓這個結論有失偏頗,《崔玉濤訪談——皰疹性咽頰炎爆發》文中並沒有提到不要親吻寶寶,不知道為什麼,每一篇轉發的,都有一段文字說:

不親吻孩子,從我做起。都不要親吻孩子了,臉頰也不能,換種愛的方式吧。

家裡有寶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輪病毒感染來了,皰疹性咽峽炎,得了以後高燒40度都不退,嘴裡全是皰疹,疼的無法進食。醫生警告家人,不要親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這次病毒是大人通過親吻,唾液飛沫傳染的,孩子還小,儘量保護吧。希望病毒趕快過去!出份愛心傳遞下。

親孩子真的會傳染?

從醫學角度來講,咽頰炎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易通過飛沫傳染,除了親吻,近距離打噴嚏也是傳播途徑之一。而皰疹性咽頰炎是由大人親吻傳給孩子的說法的確有可能發生,但這也是非常少見的個例,一般幼兒對幼兒的傳播較常見。

因為有的病毒有潛伏期,即使成人無症狀也有可能已經攜帶了病毒,所以要儘量避免嘴對嘴的親吻,易傳染抵抗力差的孩子。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要視作洪水猛獸,其實不光是咽頰炎,即使感冒,也不能親吻,對不?只要做好預防就好,大人小孩兒都勤洗手,保證室內通風,多飲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另一種聲音,你就是崔玉濤看多了吧...

與此同時,在這個消息熱傳鼎沸的時候,另一個聲音出來了:"你就是崔玉濤看多了吧..."。這位元微主從字典、甲骨文來解釋"育"兒的起源,然後質疑我們育兒到底要什麼呢?寫育兒書的醫生們能給到嗎?文中結尾部分是這樣的:

"崔玉濤幾個孩子?一個。張奶奶幾個孩子?鮑奶奶幾個孩子?他們的孩子都多大了?都跟我們一樣大。

我們父母小時候親手撫養我們,陪著我們,給了我們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真正養過自己孩子的(還不止一個),真正不把屎把尿的,剛好又是兒科醫生的,寫的書,我覺得才值得一看。

誰呀?他們最有經驗的是疾病,當你看多了疾病,你看誰都有病。

連親不親自己孩子都得聽醫生的了!所以為什麼我說你崔玉濤看多了吧!"

問:皰疹性咽頰炎會重複得嗎?得過一次以後會不會有了免疫性?

崔玉濤:引起這種病的是一組病毒,不是一種病毒,所以會有重複。這次感染的是這種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種。但是,人體對這組病毒會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復得的機會不是太多,但絕對不是說不會反復得。

問:很多地方的大夫會開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

崔玉濤:病毒唑裡邊就有利巴韋林的成分。

抗病毒藥物對細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過抑制來治療。為什麼不鼓勵殺病毒?因為抗病毒藥物殺病毒抑制病毒複製的同時也會抑制正常細胞,正常的細胞一旦被抑制,出了問題,就會變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為了救命,否則不主張用抗病毒的藥物。

問:抗病毒的藥還是儘量不用?

崔玉濤:對,什麼利巴韋林、阿昔洛維,因為抗病毒藥物會致畸致癌致突變,這是所謂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比抗生素類藥物引起的副作用還要可怕。

問:皰疹性咽頰炎這種病,您會給開中成藥嗎?

崔玉濤:很少開中成藥,回家多喝水。喝點水,吃點含片,局部疼痛減輕,主要是補液和退燒。

網傳:不要再親吻孩子了

看了以上崔玉濤問答,你也應該對咽頰炎有個具體的瞭解了,而在朋友圈熱傳的就讓這個結論有失偏頗,《崔玉濤訪談——皰疹性咽頰炎爆發》文中並沒有提到不要親吻寶寶,不知道為什麼,每一篇轉發的,都有一段文字說:

不親吻孩子,從我做起。都不要親吻孩子了,臉頰也不能,換種愛的方式吧。

家裡有寶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輪病毒感染來了,皰疹性咽峽炎,得了以後高燒40度都不退,嘴裡全是皰疹,疼的無法進食。醫生警告家人,不要親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這次病毒是大人通過親吻,唾液飛沫傳染的,孩子還小,儘量保護吧。希望病毒趕快過去!出份愛心傳遞下。

親孩子真的會傳染?

從醫學角度來講,咽頰炎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易通過飛沫傳染,除了親吻,近距離打噴嚏也是傳播途徑之一。而皰疹性咽頰炎是由大人親吻傳給孩子的說法的確有可能發生,但這也是非常少見的個例,一般幼兒對幼兒的傳播較常見。

因為有的病毒有潛伏期,即使成人無症狀也有可能已經攜帶了病毒,所以要儘量避免嘴對嘴的親吻,易傳染抵抗力差的孩子。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要視作洪水猛獸,其實不光是咽頰炎,即使感冒,也不能親吻,對不?只要做好預防就好,大人小孩兒都勤洗手,保證室內通風,多飲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另一種聲音,你就是崔玉濤看多了吧...

與此同時,在這個消息熱傳鼎沸的時候,另一個聲音出來了:"你就是崔玉濤看多了吧..."。這位元微主從字典、甲骨文來解釋"育"兒的起源,然後質疑我們育兒到底要什麼呢?寫育兒書的醫生們能給到嗎?文中結尾部分是這樣的:

"崔玉濤幾個孩子?一個。張奶奶幾個孩子?鮑奶奶幾個孩子?他們的孩子都多大了?都跟我們一樣大。

我們父母小時候親手撫養我們,陪著我們,給了我們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真正養過自己孩子的(還不止一個),真正不把屎把尿的,剛好又是兒科醫生的,寫的書,我覺得才值得一看。

誰呀?他們最有經驗的是疾病,當你看多了疾病,你看誰都有病。

連親不親自己孩子都得聽醫生的了!所以為什麼我說你崔玉濤看多了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