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視覺發育

第一個月寶寶的視覺發育指標
⑴ 新生兒具有生理性遠視, 即看不清近處而容易看見遠處的東西, 對於紅色較敏感。
⑵ 出生2周對向自身方向移動、來自半米遠的光線, 兩眼做出向內轉動的動作。
⑶ 出生3周能注視較大的物體並分辨出顏色, 兩眼可單方向追隨物體的移動。
⑷ 將物體從寶貝頭的一側慢慢移動到頭的另一側(移動180度), 當移到中央時兩眼能跟隨著看, 但追視範圍小於90度。
⑸ 當眼受到強光作用時瞳孔立即縮小, 觸及眼睛時會眨眼或眯眼, 眼睛出現不協調運動。
新生兒的視覺異常除明顯畸形外, 一般較難發現,
Advertisiment
一直要等到半年以後, 隨著症狀明顯, 家長才有察覺;此時對於某些先天性眼病的治療已顯得過晚。
如何儘早發現新生嬰兒的視覺發育異常
一、用手電筒照眼睛。 此時新生兒立即閉眼。 輕開眼皮照瞳孔, 瞳孔會縮小, 此謂瞳孔對光反射。
二、頭眼協調動作。 新生兒低頭前傾、眼球向上轉;頭後仰, 眼球向下看, 此謂洋娃娃眼。
三、短暫原始注視。 用一個大紅色絨球在距眼20釐米處移動60度角的範圍, 能引起新生兒注視紅球, 頭和眼還會追隨紅球慢慢移動, 此謂頭眼協調。
四、運動性眼球震顫。 在距新生兒眼睛前20釐米處, 將一個畫有黑的分隔號紋的紙圓筒或鼓(長約10釐米, 直徑約5-6釐米), 由一側向另一側旋轉, 新生兒注視時會出現眼球震顫,
Advertisiment
即眼球會追隨圓筒或鼓的旋轉來做水準運動。 此謂視覺運動性眼震。
若以上四項檢查均達標, 說明新生兒視覺發育良好, 否則應立即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尤其是對早產兒。
孩子出生後, 眼的結構已經成形, 但健全的視覺功能全靠後天的發育完善。 出生到3歲是眼睛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關鍵期, 應該定期進行兒童眼保健, 對孩子眼睛的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使他的視力在科學的監測指導下健康地發育起來。 就是患了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眼病, 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角膜白斑、先天性斜視等, 一出生就進行眼保健, 也有利於早期發現及時得到手術治療, 把損害減到最小最低的程度, 使孩子終身受益。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視覺發育促進法
將色彩鮮豔帶響聲的玩具, 放在距離新生兒眼睛的25釐米處, 邊搖邊緩慢移動, 吸引新生兒的視線隨著玩具和響聲移動。
坐在新生兒對面, 一邊喊他的小名一邊移動大人的臉, 讓新生兒注視大人的臉並隨之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