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學會培養孩子誠實的品質

誠實, 是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孩子必備的良好性格特徵, 不誠實的行為主要指說謊和偷竊。 對孩子來說, 有偷竊行為的為數極少, 而說謊者比較常見。 孩子偷竊擾亂集體和社會, 使人十分厭惡;而孩子說謊使人感到受愚弄, 有時使事情亂套, 說謊孩子也往往受到別人鄙視、不信任。 所以, 不誠實的思想行為必然遭到集體與社會的否定, 有不誠實行為的孩子必定與社會環境格格不入, 不相適應。 這類孩子內心經常出現種種矛盾, 如恐懼不安、自卑、孤僻、逆反、對抗等, 他們本身也很痛苦。

培養孩子誠實的性格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Advertisiment

1.要經常地、嚴密地觀察孩子是否有不誠實的表現, 同時分析其原因, 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孩子不誠實的行為比較隱蔽, 家長如不重視是不易發現的。 如有的孩子偷偷地拿別人或集體的東西, 有的孩子說了假話, 這些現象未經嚴密觀察就不可能被發現, 從而錯過了教育機會。 教師和家長發現孩子有不誠實行為後, 應該按照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分析其原因, 然後採用相應的教育方法。

2.家長對於孩子常見的幾種說謊行為, 應採取不同的措施:

①3~4歲的孩子說假話。 有時, 孩子會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 講不符合實際的話。 經瞭解, 多半是為了實現某些願望所致。 例如, 某3歲女孩看到鄰居小女孩過生日時做了新衣服,

Advertisiment
她很嚮往, 也希望做一件。 於是, 她向媽媽說, 自己也過生日了, 要媽媽給她買一件新衣服。 對於這種還不懂得說謊, 但是已經說了不符合事實的話的孩子, 家長不必氣勢洶洶地去責駡他們, 只須親切而平靜地指出:“你的生日還沒有到, 衣服也沒有買。 等你生日到了, 我們再商量買東西。 ”初次說假話, 經教育後一般就不會再發生。 但如果處理不當, 也會引起孩子繼續說假話, 倘若對那個女孩說:“對呀, 你也要過生日了, 我們也去買一件衣裳。 ”或者說:“你以後要過生日, 我們先去買一件新衣裳。 ”這樣, 那個孩子自然地對於講話是否要符合實際不介意, 以後, 她就會經常講假話。

②年齡稍大的孩子故意說謊。 一般在5~6歲的孩子中有這種情況。

Advertisiment
他們為了得到某些利益, 編出謊話。 如有一個6歲男孩為了跟媽媽到外婆家去玩, 推說今天肚子痛不去幼稚園了。 當媽媽要帶他到醫院看病時, 他又說肚子不痛了, 是老師在生病, 小朋友可以放假。 面對這個有意識編造笨拙謊話的孩子, 成人必須採取嚴肅的態度去教育他。 母親最好立即同他一起到幼稚園裡去看看老師是否生病, 隨後應向他指出, 講謊話是要被揭穿的。 同時可以問他是否想到外婆家, 他承認後, 母親可以告訴他:“今天媽媽休息, 你如果講實話, 我可能會替你向老師請假, 帶你一起去外婆家, 可是現在不行了。 以後你不講假話了, 媽媽再帶你去。 ”這樣, 孩子以後就不再說謊了。

③有的孩子故意說謊並竭力否認。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一般在5~6歲的孩子中開始發現, 在年齡更大一些的孩子中為數稍多一些。 多半是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或損壞了東西, 認為承認了就要受罵挨打, 因而故意說謊並竭力隱瞞。 他們有了曾經因說謊而受指責的經驗, 所以盡力設法抵賴。 家長對這種說謊行為決不可寬恕。 為了關心與教育孩子改正錯誤, 必須盤問清楚事實真相, 但態度不可兇狠, 也不宜太嚴峻, 否則孩子會增加顧慮而不吐真言。 最好用溫和平淡的語氣去提問, 如;“你不是故意去偷的, 你不過是看到那輛小汽車在地上, 對嗎?”或“你很喜歡那樣東西是嗎?”或“你上次說了謊改過了, 老師都喜歡你, 這一次你一定會改的, 老師還是喜歡你的。
Advertisiment
”這樣做, 孩子的緊張心理就會鬆弛, 往往會把事實真相講出來。 隨後, 再針對情況進行教育勸導。

④有的孩子屢次說謊並已成習慣。 這種情況一般也是在5~6歲以後的孩子中才會發現, 不過為數極少。 形成孩子屢次說謊, 甚至不知羞恥的原因多數是受不良環境的影響, 其中父母等親人的不誠實行為或親近的小夥伴的說謊行為為害最大, 其次的原因是父母出於溺愛, 對兒童說謊行為的寬恕, 甚至欣賞其“聰明”, 縱容助長了孩子說謊行為。 對於這類孩子, 由於他們說謊的次數相當頻繁, 家長有必要對他們採取嚴密注視、檢查和提醒的方法。 例如有個經常說謊的孩子, 撕壞了一本新圖書, 老師找他談心前先提醒他:“別說謊, 要說實話。書撕壞了是不好的,但是可以修補,你如果再說謊,就成了兩件壞事了。”這樣提醒可以減少孩子的說謊。

對於說謊的孩子要不要懲罰?這是父母們甚為關心的問題。有人反映:“越罰孩子越說謊。”也有人認為:“說謊是惡劣行為,不罰不能使孩子接受教訓。”一般來說,對說謊兒童耐心說服教育為宜,最好多講些有關的故事,多用些誠實行為的榜樣來感化孩子。但對於嚴重的說謊行為可以適當地懲罰,懲罰的目的和原則應該是讓孩子以後不說謊。

孩子說謊的目的,多數是為了逃避做了錯事而可能受到的責備和懲罰。也有的是為了獲得某些權利、利益。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給以懲罰或剝奪某些權利是不足以教育他們的,必須同時向他們說明,某些懲罰和剝奪權利的作法是由於他說謊才引起的,說謊越多懲罰就越重。若一開始就說實話,懲罰可以輕一些。

例如,某7歲男孩想看電視,不想做作業,父親叫他先做好作業再看電視,他卻虛報“做好了”。當父親叫他把做好的作業本拿出來看時,他著急起來,又編了一個謊話,說作業本子找不到了。有教育經驗的父親就嚴肅而親切地對他說:“你把作業本藏起來了,是嗎?”男孩還想抵賴,父親又對他說:“你不要說了,你是否想看電視?”男孩承認想看。父親就告訴他,如果他講實話,那麼明天讓他提早做完作業再看電視,也可以今天做完作業以後再看一會電視,現在因為說了謊,就要罰他在兩天內不許看電視。男孩垂下頭來懊喪地說:“我下次再也不說謊了。”這樣的懲罰就收到了效果。

要說實話。書撕壞了是不好的,但是可以修補,你如果再說謊,就成了兩件壞事了。”這樣提醒可以減少孩子的說謊。

對於說謊的孩子要不要懲罰?這是父母們甚為關心的問題。有人反映:“越罰孩子越說謊。”也有人認為:“說謊是惡劣行為,不罰不能使孩子接受教訓。”一般來說,對說謊兒童耐心說服教育為宜,最好多講些有關的故事,多用些誠實行為的榜樣來感化孩子。但對於嚴重的說謊行為可以適當地懲罰,懲罰的目的和原則應該是讓孩子以後不說謊。

孩子說謊的目的,多數是為了逃避做了錯事而可能受到的責備和懲罰。也有的是為了獲得某些權利、利益。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給以懲罰或剝奪某些權利是不足以教育他們的,必須同時向他們說明,某些懲罰和剝奪權利的作法是由於他說謊才引起的,說謊越多懲罰就越重。若一開始就說實話,懲罰可以輕一些。

例如,某7歲男孩想看電視,不想做作業,父親叫他先做好作業再看電視,他卻虛報“做好了”。當父親叫他把做好的作業本拿出來看時,他著急起來,又編了一個謊話,說作業本子找不到了。有教育經驗的父親就嚴肅而親切地對他說:“你把作業本藏起來了,是嗎?”男孩還想抵賴,父親又對他說:“你不要說了,你是否想看電視?”男孩承認想看。父親就告訴他,如果他講實話,那麼明天讓他提早做完作業再看電視,也可以今天做完作業以後再看一會電視,現在因為說了謊,就要罰他在兩天內不許看電視。男孩垂下頭來懊喪地說:“我下次再也不說謊了。”這樣的懲罰就收到了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