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媽媽孕期妊娠紋的居家預防高招

妊娠紋的發生率有多高?

妊娠紋的發生率

美國初次懷孕的婦女90%會有妊娠紋, 臺灣則是40%~60%, 由於兩地婦女體質的不同(比較偏向家族性的遺傳), 所以妊娠紋發生率也不同。

妊娠紋出現的部位

腹部:妊娠紋最明顯產生的部位。

大腿內側

臀部

胸部

妊娠紋形成的原因

懷孕荷爾蒙改變, 例如:雌激素、黃體素、雄性激素……等類似類固醇的物質大量增加, 水腫的狀態讓膠原蛋白容易斷裂。 體重增加使皮膚的真皮層極速擴大, 當皮膚張力增加時, 其膠原纖維會隨著斷裂, 加上修補的過程中, 跟不上皮膚擴張的速度,

Advertisiment
因此產生妊娠紋。

專家表示, 剛開始膠原蛋白斷裂時, 會出現粉紅色的紋路, 接著顏色會轉深變成暗紅色, 隨著結締組織逐漸修復, 妊娠紋會慢慢變成銀白色。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妊娠紋

懷孕前

先控制好體重, 如果懷孕前就已經很胖, 懷孕後會更胖, 相對提高妊娠紋產生的機會。

由於膠原纖維本身是蛋白質所構成, 如果飲食中蛋白質含量不足, 其修復過程中缺乏蛋白質復原, 所以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多攝取。

此外, 腹部肌肉張力維持很好的婦女, 其膠原纖維斷裂的機會也會減少, 因此懷孕前可以做一些仰臥起坐的運動, 強化腹部肌肉、增加張力, 做為第一層的保護, 才不會在懷孕時逐漸脹大的子宮, 直接衝擊到真皮。

Advertisiment

懷孕中

飲食特別注意, 糖類、蛋白質、油脂均衡攝取, 太油、太甜(容易肥胖)、太鹹(容易水腫)食物要避免。

懷孕期間肚子承受重力, 建議使用束腹帶和束腹褲, 讓肚子的重量由束腹褲分擔。 適度運動如:散步、爬樓梯, 可以控制孕婦的體重。

整個懷孕過程不要超過十二~十四公斤, 或是一個月內胖了四、五公斤, 即使是懷孕後期, 也不要一個月胖超過二公斤。

專家特別提醒, 由於天候潮濕, 肚皮的皮膚比較容易癢, 有些孕婦會去抓肚皮, 這是嚴格禁止, 因為抓癢的時候, 會破壞真皮膠原纖維的結構。 此外, 泡熱水澡也會對膠原纖維造成不好的影響, 容易產生妊娠紋。

懷孕期間配合妊娠用品的按摩, 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減輕水腫的現象,

Advertisiment
皮膚比較滋潤、彈性增加, 能有效防止妊娠紋發生的機會。

預防妊娠紋(媽咪經驗談)

李媽咪經驗談

預防方法:針對身體容易出現妊娠紋的部位塗抹乳液, 懷孕四、五個月以後就開始按摩, 尤其是大腿、臀部、胸部下方要特別注意, 如果已產生一點細紋, 勤於按摩可以淡化。

實際效果:雖然生產過後還是會有一點點妊娠紋, 可是如果沒有做按摩的動作, 妊娠紋可能會更明顯。 特別是提醒媽媽, 大腿後側、臀部與大腿連接處、下腹部等不易按摩的地方, 可以請先生幫忙塗抹乳液按摩, 不然這些部位容易產生妊娠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