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醫療法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怎樣治療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怎樣治療

西醫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對於已經診斷為子宮肉瘤的患者, 應該考慮給予及時的手術治療。

手術範圍:腹式全子宮切除、雙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選擇性切除。

注意事項:需留取盆腹腔沖洗液行細胞學檢查, 徹底地探察橫膈、大網及上腹腔。

(1)低度惡性內膜間質肉瘤

手術範圍: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 不宜保留卵巢。 即使發生廣泛轉移, 仍應將病灶盡可能切淨。

原因:腫瘤為性激素依賴性腫瘤, 分泌的性激素可能刺激隱匿的腫瘤生長。 且易向宮旁及附件、宮頸浸潤。

Advertisiment

肺轉移患者行肺葉切除術。

(2)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術後易復發。 對晚期患者, 可做姑息性手術, 以緩解症狀, 術後輔助放療和化療。

2、化療

(1)低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用以順鉑(DDP)或異環磷醯胺(IFO 1.5g/m2, 1次/d, 5天, 每3周1次)為主的方案。

(2)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用IAP方案(異環磷醯胺+ADM+順鉑)。

(3)常見方案:

順鉑(DDP)75mg/m2, 靜滴/腹腔注射。

表柔比星(EPI)-ADM 40~60mg/m2, 靜滴。

IAP方案:異環磷醯胺(IFO) 4g/m2, 靜滴(用美司鈉0.8g/m2, 0, 4, 8h 靜注)。

ADM 30~40mg/m2, 靜滴。

1天化療, 每3周重複1次。

3、放療

適應證:術後有殘存病灶者、Ⅰ期以上患者、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1)術後體外照射:

需根據術後殘瘤及轉移灶的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術後體外照射的設野與術後預防性盆腔照射大致相同, 如盆腔中心部位有肉瘤殘存:全盆腔照射腫瘤量提高到40Gy,

Advertisiment
中央擋鉛四野照射仍為15Gy。 盆壁腫塊較大:在完成全盆及四野照射之後可再縮野照射10~15Gy。 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另外設野, 照射劑量為45~55Gy, 每週8.5Gy, 4~6周內完成。

當病變範圍超出盆腔範圍時, 可再在上腹部增設一野, 照射野面積根據病變範圍劃定, 對肝、腎部位需要擋鉛遮蓋。 如肺部轉移灶範圍較小時, 可以對肺部轉移灶設野行體外照射。

(2)腔內放射:

術前採用遙控後裝腔內放療。

劑量:以子宮頸癌腔內放療的參考點(A點)為准, 以15~20Gy為宜, 最好能使子宮得到均勻分佈的劑量。

術後陰☆禁☆道殘端有肉瘤殘存時, 在體外全盆腔照射之後, 可與盆腔四野照射同時補充腔內放射, 劑量參考點為黏膜下0.3cm, 可給予總量24~30Gy, 分3~5次完成, 間隔為4~7天,

Advertisiment

4、孕激素類藥物治療

適應症:孕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

注意事項:應長期應用, 一般主張1年以上。

常用藥物:

(1) 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160mg口服, 1次/d, 長期維持。

(2)甲羥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200mg口服, 1次/d, 長期維持。

(3)己酸羥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500mg肌注, 1次/d, 1月後改為500mg, 每週2次, 維持, 或改上述口服藥長期維持。

對孕激素受體陰性者, 先應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10mg bid, po), 增加腫瘤對孕激素類藥物的敏感性, 然後再應用甲羥孕酮(MPA)或MA。

上面說的就是最常見的西醫對於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怎樣治療的一些方法, 想治療的方法上來看也知道, 這個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是很嚴重的一個病, 需要化療的控制才有希望治療好, 這個時候病人可以做的就是相信醫生, 積極的配合, 保持心情不要焦慮, 有一個好的心態。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