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裸☆禁☆露癖、戀物癖……孩子你能正常點嗎?

自從有了孩子, 父母的神經就被這個小生物時刻牽動著, 他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句話語, 都會讓我們歡笑, 讓我們幸福。 然而, 孩子也常常會有一些奇怪的舉動, 讓父母費解、抓狂, 甚至懷疑這個小生物來自於外星球。 孩子們那些挑戰家長心理承受能力的“怪癖”, 到底是成長過程的必然規律還是必須及時糾正的壞行為?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瞭解一下這些“怪癖”背後的成長秘密。  

孩子“怪癖”多虐心?聽聽網友說!

趙一一:我家一一快三歲了, 從小到大她都喜歡抱著枕頭睡覺, 不讓她抱她睡不著。 平時還跟她的枕頭“感情”特好,

Advertisiment
甚至跟枕頭說話。 這算不算戀物癖?

L小姐:樓上的抱枕頭睡覺算什麼?我寶寶老喜歡用頭撞人撞床撞牆才讓人抓狂呢。 你說他到底是頭癢了還是心理有問題?每次都得把他強行抱起來才能阻止他。

家有小小包:我們家娃最近老喜歡自己脫掉衣服褲子到處跑, 給他穿好了, 一不注意又脫……昨天朋友來我們家吃飯, 娃又光著身子在那跳舞, 說他還得意。 太尷尬了有木有!

大寶天天有:我孩子現在1歲8個月, 尿尿不會說, 總是尿褲子。 這也沒什麼, 孩子還小。 可他每次一尿完, 就要蹲下來玩尿, 或者用腳踩踩踩, 玩得可歡了!批評教育、打啊罵啊, 就是沒辦法改變他這毛病。

Meimei媽媽:極度懷疑我家小孩有收藏癖, 尤其喜歡收藏一切物品的外包裝。

Advertisiment
你給她買個玩具吧, 她不愛玩具, 偏偏喜歡裝玩具的紙盒;給她糖吃, 她也只對包著糖的塑膠袋感興趣……大人眼中的垃圾, 她就喜歡玩, 還收藏到她的玩具箱裡不讓別人碰。

本文為獨家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裸☆禁☆露癖:我喜歡純天然, 無拘束!

 

很多寶寶喜歡脫光光到處跑, 不管夏天還是冬天, 不管在家還是在商場在公園, 也不管有沒有人在看他笑話他, 他才不會顧慮大人們的眼光呢!

成長秘密:寶寶出生時就是光著身子, 有時候回歸自然, 會讓他覺得更舒服, 或者他就是想無拘無束地跳個舞, 也有可能是衣服上的標籤弄得他很癢。 兒童心理專家說:“小寶寶還不懂得社會習俗和規則,

Advertisiment
所以他想脫衣服, 他就把衣服脫了。 ”而且, 有時脫衣服對孩子來說也是一項新學會的技能, 他會很激動、很想多多練習這個技能。

小編建議:如果孩子以“純天然”的姿態出現在你的面前, 而你做出了誇張的反應, 那麼, 下次你跟朋友聚會時, 為了吸引你的注意, 說不定孩子會以同樣的形象出現。 與其這樣, 不如給他提出明確的要求:只有在洗澡、睡覺以及換衣服時才可以光著身體, 其他時候不可以。 即使孩子違反了規定, 也不要反應太強烈, 這樣只會讓他感覺受到了“鼓勵”, 下次必定變本加厲。

玩尿癖:“玩尿”也瘋狂

 

處於“尿褲子時期”的寶寶, 在尿完之後, 往往喜歡用腳踩, 甚至用手去劃尿, 就跟平時玩水一樣, 玩得可開心了!

成長秘密:看到熱氣騰騰的液體從自己體內排出,

Advertisiment
對於處在肛欲期的孩子來說, 那實在是一種抵擋不住的誘惑, 於是, 玩尿也就在所難免了。 對孩子而言, 玩尿跟玩水的樂趣是一樣的, 他們還沒意識到衛生問題。 值得慶倖的是, 他們對尿尿的這種熱情只是階段性的, 他們不會永遠這麼玩下去。

小編建議:除非你能保證你的動作永遠都比孩子快, 在他玩尿之前及時制止他。 否則, 滿足他的這種好奇心, 及時把他的小手清洗乾淨就OK了。 當然, 如果遇到合適的場景, 我們還可以引導他仔細觀察其他小動物的尿尿和粑粑, 再拓展到觀察小動物的習性, 瞭解小動物的許多知識, 於是, 從“玩尿”這個點輻射出去, 他的探索行為就快速地步入“正軌”了。

Advertisiment

戀物癖:我有個不說話的小夥伴

 

很多寶寶尤其偏愛家裡的某一個玩具或某一個物品, 尤其是枕頭、被子、奶瓶等, 常常會把這些物品帶在身邊, 甚至對它愛☆禁☆撫、親昵。 一旦他們偏愛的物品被強行拿走, 他們往往會不依不饒、大哭大鬧。

成長秘密:寶寶戀物其實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 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 這種戀物行為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 在2歲時最為強烈。 依戀是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 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寶寶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 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 此時某些物品對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

小編建議:很多寶寶的“戀物情結”是在入睡前的不安中染上的, 如果父母在寶寶獨睡前陪伴寶寶,唱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等寶寶睡著再離開,一定會讓寶寶非常安心。

撞頭黨:痛,並快樂著!

有很多孩子喜歡用頭撞家長的肩膀、臉、頭,甚至撞床、撞牆等等一切可以撞的東西,力量還很大,但往往不會哭。不知道他們疼不疼,反正家長是心疼了,而且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感到不可理喻。

成長秘密:對寶寶喜歡撞頭的“怪癖”解釋有很多。有些寶寶想通過撞頭傳達出某種信號或意願,或想通過撞頭引起家長的關注,也還有些寶寶只是想要聽聽碰撞時發出的“咣咣”聲或者體會疼痛的感覺。大一點的寶寶可能為了緩解壓力,而採取這種行為。

小編建議:對於寶寶喜歡撞頭的這種行為,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解釋,但一般來說並非病理性的因素引起,所以家長可以先不用驚慌,也不要責駡、約束孩子。建議家長用關心和耐心來對待,給孩子更多正面的關注,並鼓勵孩子用喊叫、跳舞、打鼓等方式抒發感情。此外,儘量做好護理和防護工作,例如把孩子平時喜歡撞的床或牆包上襯墊,一旦孩子撞傷了頭,應該及時治療。

收藏癖:囤貨,我也愛!

孩子們都喜歡收藏東西,只是收藏的種類不一樣。有些孩子喜歡收藏玻璃球、紙花、卡片、好看的小石頭等,家長們往往不以為然。但也有些孩子喜歡收集一些沒用的包裝袋、廢紙、餐巾等“垃圾”,這往往會給家長帶來煩惱。

成長秘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孩子們的“收藏癖”其實是智慧發展的一種體現。在大人眼中的“垃圾”,在孩子看來可能是色彩繽紛的寶藏,也是使孩子增加想像力的寶貴素材。這種收藏的癖好是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加深了認識,並懂得了各種食物都可分類,因此就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重點收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興趣會不斷變化,收集的物品種類也會發生變化。

小編建議:孩子愛收藏,其實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所以家長不妨放任孩子去做他喜歡做的事。如果孩子收藏的“垃圾”實在太多,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盒子,讓他把自己那些捨不得丟棄的小玩意兒都放進去。同時說好,假如小盒子滿了他就必須要進行清理,否則就沒有空間放進新的玩具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怪癖”,引起這些癖好的原因,可能是天生的好奇心使然;也可能是因為接觸到新環境、受到驚嚇、肚子餓等,從而產生不安、焦慮的情緒;也可能是由於父母忽略了孩子某方面的需求,使寶寶感受不到家人的關愛。家長發現孩子的這些“怪癖”時,不宜強行制止,而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和互動,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安撫,再進行良好的引導。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如果父母在寶寶獨睡前陪伴寶寶,唱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等寶寶睡著再離開,一定會讓寶寶非常安心。

撞頭黨:痛,並快樂著!

有很多孩子喜歡用頭撞家長的肩膀、臉、頭,甚至撞床、撞牆等等一切可以撞的東西,力量還很大,但往往不會哭。不知道他們疼不疼,反正家長是心疼了,而且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感到不可理喻。

成長秘密:對寶寶喜歡撞頭的“怪癖”解釋有很多。有些寶寶想通過撞頭傳達出某種信號或意願,或想通過撞頭引起家長的關注,也還有些寶寶只是想要聽聽碰撞時發出的“咣咣”聲或者體會疼痛的感覺。大一點的寶寶可能為了緩解壓力,而採取這種行為。

小編建議:對於寶寶喜歡撞頭的這種行為,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解釋,但一般來說並非病理性的因素引起,所以家長可以先不用驚慌,也不要責駡、約束孩子。建議家長用關心和耐心來對待,給孩子更多正面的關注,並鼓勵孩子用喊叫、跳舞、打鼓等方式抒發感情。此外,儘量做好護理和防護工作,例如把孩子平時喜歡撞的床或牆包上襯墊,一旦孩子撞傷了頭,應該及時治療。

收藏癖:囤貨,我也愛!

孩子們都喜歡收藏東西,只是收藏的種類不一樣。有些孩子喜歡收藏玻璃球、紙花、卡片、好看的小石頭等,家長們往往不以為然。但也有些孩子喜歡收集一些沒用的包裝袋、廢紙、餐巾等“垃圾”,這往往會給家長帶來煩惱。

成長秘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孩子們的“收藏癖”其實是智慧發展的一種體現。在大人眼中的“垃圾”,在孩子看來可能是色彩繽紛的寶藏,也是使孩子增加想像力的寶貴素材。這種收藏的癖好是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加深了認識,並懂得了各種食物都可分類,因此就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重點收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興趣會不斷變化,收集的物品種類也會發生變化。

小編建議:孩子愛收藏,其實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所以家長不妨放任孩子去做他喜歡做的事。如果孩子收藏的“垃圾”實在太多,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盒子,讓他把自己那些捨不得丟棄的小玩意兒都放進去。同時說好,假如小盒子滿了他就必須要進行清理,否則就沒有空間放進新的玩具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怪癖”,引起這些癖好的原因,可能是天生的好奇心使然;也可能是因為接觸到新環境、受到驚嚇、肚子餓等,從而產生不安、焦慮的情緒;也可能是由於父母忽略了孩子某方面的需求,使寶寶感受不到家人的關愛。家長發現孩子的這些“怪癖”時,不宜強行制止,而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和互動,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安撫,再進行良好的引導。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