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曬傷別光賴太陽 也可能是日光性皮膚病​

當我們去海邊沙灘遊玩或是處於夏季高溫時, 長時間曝曬導致皮膚紅腫, 我們都知道是日曬傷。 但仍有一部分人即使不到沙灘, 甚至陽光不太強烈時也會出現曬傷症狀, 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實際上, 出現曬傷症狀並不是太陽的單方面作用, 與個人體質、皮膚敏感程度、平時飲食習慣、是否亂服藥物等因素都有關聯。

曬傷屬於日光性皮膚病

由於陽光所致或誘發的皮膚問題均屬於日光性皮膚病。 首先是日光性皮炎,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曬傷, 其主要致病因素就是陽光, 因皮膚長時間接觸強烈陽光致使皮膚紅腫、瘙癢、蛻皮等。

Advertisiment
而另一種就是即使在不強烈陽光照射下也能出現皮膚受損的光感性皮炎。 陽光對於光感性皮炎只是“幫兇”, 主謀其實還是患者之前接觸的一些光感性食物、藥物, 或是其他光感性物品。

那麼, 我們應該如何區分自己患的是哪種日光性皮膚病呢?最為顯著的區別就是日光性皮炎只發生於皮膚暴露的位置, 而光感性皮炎卻是連衣服遮蓋部位也會出現紅腫。 另外, 日光性皮炎人人都可能出現, 且在日曬後會立即出現, 而光感性皮炎卻只有體質較敏感的人會中招, 且可能存在潛伏期, 並不是日曬後立即出現, 而是在日曬後的1~2天后逐漸出現“曬傷”症狀。

排查光感性食物與藥物

預防日光性皮膚病也要找出罪魁禍首,

Advertisiment
如預防日光性皮炎只需做好防曬工作即可, 但預防光感性皮炎則需經過複雜的排查。 光感性皮炎的首要條件是體質敏感, 這需要個人自我排查;第二個條件是接觸光感性物品, 具體如下:

1.光感性食物:一些含葉綠素高的蔬菜和野菜, 如芹菜、菠菜、芥菜、紫雲英、油菜、雪菜、萵苣、莧菜、薺菜、香菜、紅花草等。 食用這些食物後, 光感性物質進入皮膚, 使人對紫外線更加敏感, 進而造成皮膚紅腫、瘙癢。 除蔬菜外, 一些海鮮和水果也能提高人對紫外線的過敏性, 如螺、蝦、蟹、蚌類, 無花果、柑橘、檸檬等。

2.光感性藥物:日曬傷的原因也可能在於亂服用藥物。 一些藥物同樣含有光感性物質, 如四環素類、磺胺類、吩噻嗪類、雌激素等,

Advertisiment
中藥中的補骨脂、白芷、竺黃、荊芥、防風、沙參也需慎用。 尤其是治療白癜風的外用藥, 光感性極強。

3.化工用品:某些化妝品、防曬霜、香水、檸檬油、檀香、衣服或頭髮的染劑、瀝青等, 極易引起光感反應。

光感性皮炎最後一個條件是接觸陽光,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所以預防光感性皮炎也要從以上三個條件出發, 專家提醒, 敏感體質人士吃了光感性食物, 如不接觸陽光並不會出現皮炎症狀。 不過如已出現光敏反應, 可到皮膚科做“光斑貼試驗”, 找出敏感源, 避免以後再次接觸。

避光、看病, 不要自行塗藥

接觸光是日光性皮膚病的必要條件, 所以預防或防止病情加重的首要任務就是避光。 打傘是最好的防曬手段, 打傘可以遮住50%光線,

Advertisiment
符合防曬標準的傘可能還會更多。 另外, 由於市面上很多治療皮膚問題的藥膏含有激素, 市民很難辨別, 所以不建議自行買藥處理。 專家表示, 在治療時通常會讓患者補充鈣、維生素C、3%煙醯胺液(外擦)、抗組胺類藥物幾天即可。 或是用強的松每天30克, 同時攝取足夠蛋白質, 可緩解病情, 降低皮膚對日光的敏感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