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表揚要重幼兒的行為過程

“你真棒!”

“你真聰明!”

“你今天能自己收拾玩具了, 真棒。 ”

“你長大了, 能做好多事情了, 媽媽真為你高興。 ”

家長朋友, 您認為以上這些表揚的話語哪些是適宜的?哪些是不適宜的?為什麼?

表揚一直被當做塑造兒童良好行為的有效教育手段而被廣泛運用, 但是, 現在教育實踐中也越來越多地發現了因表揚不適宜所帶來的後果——

1.容易使幼兒形成悅人型人格傾向。

成人(包括家長和教師)是幼兒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權威”, 他們對幼兒的評價與態度會被幼兒當做自我評價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標準。 為了獲得自尊需要的滿足,

Advertisiment
提高自我價值感水準, 某些敏感的幼兒會注意成人的好惡標準, 並以此調節自己的行為, 取悅于成人。

長此以往, 這類幼兒容易形成悅人型人格傾向。 由於長期的“看別人眼色行事”, 這類幼兒往往缺乏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 長大後其情緒極易受別人的態度與評價的左右, 因而常常生活得不快樂, 不自信。

2.容易使幼兒形成好勝好強、追求完美的人格傾向。

我們不難發現有這樣一些幼兒, 他們由於受表揚過多而形成了好勝好強、追求完美的人格傾向:他們總要爭“第一”, 不允許自己有失敗, 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 不允許自己有不如別人的地方, 聽不得別人受表揚。 這類幼兒忍受不了挫折、過分追求完美, 而生活中又不會存在完美,

Advertisiment
那麼, 他們未來的生活勢必不會太輕鬆、太幸福。

3.降低幼兒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價值感水準。

當成人因幼兒成功而表揚他們聰明時, 孩子就會暗自推測:當我失敗之時, 我就是愚笨的。 因此每當失敗的時候, 幼兒就會變得沮喪、自我價值感降低。 他們還會變得非常脆弱, 興趣、堅持性和抗挫折的能力都會顯著下降。 有些人認為表揚會增強幼兒的自信, 其實, 若表揚運用不當, 它是會間接降低幼兒的自我價值感的。

與成人相比, 成長中的幼兒尤其需要表揚和來自他人的肯定, 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如何既強化了幼兒良好的行為又避免表揚的弊端呢?筆者認為, 除了平時我們強調的表揚內容要具體、表揚要適度、要因人而異外,

Advertisiment
還請家長注意以下兩方面:

1.表揚要針對幼兒行為的過程, 而不是個人特質和行為結果。 有項心理學研究把對兒童的表揚分為三種方式:

A.針對兒童的整體或人格特質(個人取向), 比如 “你真棒!”“你真聰明!”等。

B.針對兒童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所運用的策略(過程取向), 比如 “你真努力!”“你用的這個方法很好!”等。

C.針對兒童行為的結果(結果取向), 比如 “你做對了!”“你幹得真好!”等。

研究結果表明, 第二種方式即過程取向的表揚效果最好, 結果取向的效果次之, 而個人取向的效果最差。

原因何在?那些受到個人取向表揚的兒童在面臨新的任務時, 更願意選擇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務而避免選擇可能失敗、但能使自己學到一些新東西的任務,

Advertisiment
目的只有一個:為了保留住自己在別人眼中聰明的印象。 而且他們一旦失敗, 就會認為自己很笨, 很無用。 他們大多會表現為放棄努力, 心灰意懶。

而受到過程取向表揚的兒童則往往會致力於自身的努力, 嘗試各種完成任務的策略和方法。 他們更專注於提高自己的技能, 而不是關心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遇到困難時, 他們會表現出更好的堅持性。 個人取向和結果取向的表揚都沒有給幼兒留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容易使幼兒患得患失。 因此, 我們提倡過程取向的表揚, 即引導幼兒關注完成任務的過程, 肯定他們為取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和嘗試各種策略的行為。

2.表揚時要避免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比較。

Advertisiment

家長在批評幼兒時, 往往容易拿幼兒與幼兒作比較, 希望達到“激將”的目的。 但每個幼兒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速度和方式, 簡單的拿幼兒與幼兒比較不僅很難起到糾正幼兒不良行為的目的, 還往往容易使幼兒喪失自信, 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而在表揚幼兒時, 家長也容易在無意間把幼兒的目光引向別人:“你比鄰居家明明聰明多了。 ”“你今天跑了個第一, 下次還要保持住啊!”豈不知幼兒一旦形成眼睛老盯著別人、與別人比較的習慣時, 他就不會活得自在和輕鬆, 徒增許多無形的壓力和煩惱。

讓幼兒自己和自己比, 讓他產生勝任感和自我效能感, 這才是表揚的最主要的目的。 “你今天能自己吃飯了, 真好!”“你最近畫畫真有進步,再努力一下,會進步更快!”這才是適宜的表揚。

適宜的表揚不與幼兒的人格特點和行為結果“掛鉤”,而只看中幼兒的行為過程。因此幼兒在接受到表揚的資訊後不會感到有壓力,而是感到還有更大的空間可以發展(更加努力或繼續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所以,適宜的表揚的特殊作用在於能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經常受到適宜表揚的幼兒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自怨自艾。用適宜表揚法教育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夠正確面對失敗和錯誤,能認識到失敗和錯誤是正常的,在挫折面前他們會變得自信、堅強,會做出積極的反應。

真好!”“你最近畫畫真有進步,再努力一下,會進步更快!”這才是適宜的表揚。

適宜的表揚不與幼兒的人格特點和行為結果“掛鉤”,而只看中幼兒的行為過程。因此幼兒在接受到表揚的資訊後不會感到有壓力,而是感到還有更大的空間可以發展(更加努力或繼續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所以,適宜的表揚的特殊作用在於能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經常受到適宜表揚的幼兒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自怨自艾。用適宜表揚法教育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夠正確面對失敗和錯誤,能認識到失敗和錯誤是正常的,在挫折面前他們會變得自信、堅強,會做出積極的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