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蘇軾母親巧教子

用史書故事進行啟蒙教育, 傳遞正能量

蘇洵年輕時不愛學習, 常在外遊蕩, 留下妻子和兒子, 他的妻子程夫人就親自教育孩子讀書。 程夫人出自名門, 知書達禮, 選擇了史書故事對兒子進行啟蒙教育。 一天, 她對兩兒子講解《後漢書》中範滂的故事。 范滂是東漢末年的忠臣, 那時宦官專權, 政治黑暗,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範滂上書彈劾奸黨, 卻遭到朝廷的通緝。 為了不連累正直的縣令和自己的家人, 他主動投案。 與母親訣別時, 范滂對母親說道:“娘, 孩子對不起您。 弟弟是孝子, 可以孝順您, 希望您不要悲傷。

Advertisiment
”母親擦乾眼淚對範滂說道:“兒子, 您做得對, 你會成為大家敬佩的忠臣。 名聲與生命不能兼顧, 我寧願你捨生取義。 ”不到十歲的蘇軾聽到這裡, 對媽媽說道:“媽媽, 我長大後也要做範滂那樣的忠臣, 您允許嗎?”母親非常感動, 也動情地說道:“如果你能成為範滂那樣的人, 媽媽難道就不能做範母那樣的母親嗎?”

蘇母用傳統的經典來教育孩子, 既為孩子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礎, 又在孩子心中埋下了善良、正直的種子, 後來蘇軾和蘇轍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直言敢諫, 還處處為老百姓著想, 深受人民的愛戴。

抓住生活細節, 塑造高尚品格

蘇家院中有幾棵桐樹, 桐花鳳鳥經常成群結隊到這些桐樹上棲息。 有一次, 家裡的小花貓逮住了一隻幼小的桐花鳳鳥。

Advertisiment
可憐的桐花鳳鳥被小花貓的利爪撕扯, 發出淒厲的求救聲。 蘇軾兄弟倆努力營救, 但無奈小鳥傷勢太重, 很快就死了。 這時, 一個小朋友說道:“趕緊把它烤著吃。 ”蘇母聞訊而來, 教育孩子們要有仁愛寬厚之心。 這件事情對蘇氏兄弟影響很大, 還被蘇軾寫進了《記先夫人不殘鳥雀》一文。

還有一次, 蘇家搬進新居不久, 從地裡挖了一壇前人埋藏的金銀。 這對不寬裕的蘇家來說, 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面對意外之財, 蘇母把這壇金銀重新埋入土裡, 當場教育孩子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 非分之財, 哪怕是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 這件事情也被蘇軾寫進文章《記先夫人不發宿藏》。

蘇母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 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Advertisiment
樹立正確的財富觀。 蘇軾為官後關心百姓的疾苦, 成立了育兒會, 關愛弱勢群體, 對於財富, 也看得很開, 有錢就幫助別人, 無錢就自己勞動養活自己。

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

蘇軾和蘇轍兄弟倆性格不同, 蘇軾活潑好動, 做事常常虎頭蛇尾, 蘇轍好靜, 做事能持之以恆, 蘇母對他們的教育也不同。 為了磨去蘇軾的浮躁, 蘇母就讓他抄《史記》《漢書》等經典書籍。 在抄書中, 蘇軾開闊了眼界, 薰陶了情操, 還練習了書法。 父親要他練王羲之的書法, 但他喜歡顏真卿的字體。 在抄書時, 有時用王體, 有時用顏體, 後來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特點, 成為宋朝最光彩奪目的書法家之一, 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