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莫將長疹子誤認為是手足口病

長疹不是手足口病的“專利”

手足口病一般會引發手掌心、腳掌心、臀部和口腔內部長皰疹, 並伴隨發熱等症狀。 但是, 長疹子並非手足口病的“專利”, 發熱也不能當成衡量患兒病情輕重的標準。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病患兒都會有長疹和發熱的現象。 若發現孩子出現低燒、食欲減退或口腔不適, 需要重視, 可查看小孩口腔四壁有無紅疹、皰疹、破潰等異常情況;同時仔細查看四肢, 尤其是手掌、足底等, 觀察有無皮疹發生, 一旦出現異常, 應及時就診。

手足口病得過還能再得

在眾多家長中還存在一些誤區,

Advertisiment
如家長認為手足口病在得過一次後就有了免疫力, 不會再得, 因此放鬆警惕。 其實並非如此。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多種人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 人感染後只獲得某種型別腸道病毒的免疫力, 而對其他型別的腸道病毒的感染仍然沒有免疫力。 所以患一次手足口病痊癒後還可能再次患手足口病。 因此, 家長千萬不能在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以後就掉以輕心, 特別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更應每天檢查孩子的皮膚和口腔, 注意孩子的體溫變化, 如發現異常症狀, 應及時就診。

成人也是手足口病的傳染源

人們都清楚,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帶兒童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Advertisiment
不接觸患兒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傳染上手足口病。 但是, 絕大多數人忽略了家中大人也可以作為手足口病的傳染源傳播疾病。

手足口病是傳染病, 並非只有孩子才會得。 家長平時如和患兒接觸也可能會感染, 但由於成人的免疫系統較完善, 因此感染後一般不發病, 也沒有任何症狀, 但卻可能成為傳染源, 將病毒傳染給身邊抵抗力相對較弱的寶寶。 家長要注重自身的衛生, 平時和寶寶接觸時應勤洗手, 注意室內通風透氣等。

可用煮沸和氯消毒劑消毒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 怎樣對家中日常用品進行消毒?如果家裡沒有孩子得手足口病, 採用一般的家庭預防方法即可, 不需要使用消毒劑。 如果家裡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Advertisiment
可採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等物品, 應充分清洗並煮沸消毒20分鐘;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 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 攪拌消毒後再丟入廁所。

此外, 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 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不要去幼稚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 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家中如果有多名兒童, 若有一名兒童患上手足口病, 家長應對其進行隔離治療, 避免患兒與家中其他孩子密切接觸;同時也要避免患兒外出與健康兒童接觸, 以防疾病傳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