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手足口病極為相似的四種疾病

又是陽春三月, 又是春暖花開, 又是乍寒還暖的春天, 也是各種傳播性疾病“蠢蠢”欲動的季節。

春季, 不僅流行性☆禁☆感冒容易侵襲咱抵抗力較低的寶寶, 各種花粉過敏或手足口病, 也猶為喜歡在這個季節出沒。

感冒都是小事, 手足口病總是讓我們的媽咪感到惶恐不安, 只要發現寶寶身上有那麼一丁點類似的症狀, 都以為是手足口病。

一、如何分辨手足口病和水痘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中的柯薩奇16病毒引發, 而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鑒別點1、長“痘痘”的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痘痘”主要出現在口腔黏膜、手和腳部,

Advertisiment
同時伴隨口咽或口腔潰瘍症狀;但水痘屬於全身症狀, 一般“痘痘”遍佈全身, 以前後胸、腹背部最多, 此外, 頭皮上、腳底下、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現“痘痘”。

鑒別點2、痘痘不太一樣

手足口病的疹子個小且顏色更紅些, 癢感不明顯。 在低熱的同時, 還有流涕、厭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狀。 口腔黏膜上的皰疹, 大約1-3mm大小, 皰破後即變成淺淺的糜爛、潰瘍, 灼痛感很明顯;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 出現的一般是紅色斑丘疹或水皰, 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 一般為7-10天。

而水痘在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 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 在幾小時後, 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 個頭稍大且皮薄, 有癢感。 一般病情會持續1—2周。

鑒別點3、伴隨症狀不同

Advertisiment

一般手足口病患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而水痘患兒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二、如何辨別手足口病和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麻疹是過敏性皮膚病, 大部分是因為昆蟲叮咬後出現水皰、丘疹等皮疹症狀。

鑒別點1、水皰特徵不太一樣

丘疹性蕁麻疹的水皰呈皮膚色或淡紅色或淡褐色, 大小不等, 摸起來較硬, 周圍無紅暈, 患兒多會劇烈瘙癢, 可群集或散佈, 多見於胸背和四肢。 而手足口病多為大米性狀的橢圓形白色水皰, 周圍有紅暈, 看起來比較乾癟, 不癢, 多見於指腹、手掌心、腳掌心、口腔等部位。

鑒別點2、伴隨症狀不同

手足口病多不發癢, 一般不會過度影響寶寶睡眠。 但丘疹性蕁麻疹往往伴隨劇癢,

Advertisiment
以夜間尤為明顯, 嚴重影響寶寶睡眠。

三、如何區別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炎

皰疹性咽炎是種比較特殊的感冒。 在臨床門診中, 一般每100個感冒患者中, 就有5至10個可能是皰疹性咽炎。

鑒別點1、皰疹位置不一樣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 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嗓子裡有皰疹, 後發展到手腳心, 少見於長在手腳背, 並伴有發燒。

鑒別點2、疹子特徵不同

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 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不痛、不癢、不結痂。 而皰疹性咽炎皰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 周圍紅暈, 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 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 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

Advertisiment

四、如何區別手足口病與口腔潰瘍

一般的口腔潰瘍是皰疹病毒引起, 以潰瘍為主。 而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 以皰疹為主。

鑒別點、發病症狀不同

手足口病的症狀是手心腳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紅疹而且伴有發熱現象。 而口腔潰瘍的症狀就是口腔、喉嚨、軟硬鄂、上下唇內側等處有小紅疹大多不發熱。

小編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 手足口病引起的併發症是比較嚴重的, 最好還是發現相似症狀時能夠及時看醫生, 聽從醫生的治療方案。 手足口病雖然有一定的危險性, 但家長也無須過於恐慌, 重視護理治療康復的機會非常大。 另外寶爸寶媽們也要注意隔離增強抵抗力, 以免被傳染導致寶寶病情反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