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閉症兒童社交的同伴指導

自閉症兒童的社交技能與教學是個複雜且龐大的議題, 相關的實證研究很多, 這證明了自閉症兒童的需求程度高, 同時也證實了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除了上述的一般性的教學原則外, 學者們還開發出許多不同的教學方法, 以適合兒童的個別需要與特殊需要。

 

伴指導(Peer Tutoring)的方式是教學者最常使用的教學方式, 尤其是普通班的教學者。 不過, 並不是為自閉症兒童在班上安排好“小教師”, 就能協助自閉症兒童適應與學習。 同伴指導是指學習同伴間互相幫助及教導, 通常是建立在“一對一”的模式上。

Advertisiment
同伴指導需要教學者事先設計, 成為一種有結構性的同伴互助模式, 增加兒童間溝通與交往的機會, 提升兒童的交往能力並增進友誼。 此外, 進行同伴指導時, 同伴間的能力要有差距, 主要的同伴需要教學者事先進行訓練, 在執行任務時, 給予清楚的任務和任務的完成標準。

 依據臺灣王振德教授(1999)提出同伴指導的類別, 同伴指導可以分為同伴個別指導、同伴楷模、同伴督導、同伴引發訓練與同伴輔助網等五類。

 Topping(2000)指出同伴指導是一個更有效率的教學方法, 與專業教學者的教導相較, 它能提供兒童更多的練習、活動機會、個別化的協助、示範與模仿機會, 同時擁有更多的解釋與詮釋、自我暗示、自我更正、立即的讚美與回饋、自我增強等優點,

Advertisiment
讓兒童間能有更深入的接觸與交往, 發展出正向的社交技能, 能提高兒童的學習成效並節省教學成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