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尋懊悔的害處及克服方法

“天下什麼藥都有的買就唯獨沒有後悔藥”, “千金難買後悔啊”, 誰都會有後悔的時候, 可是自尋後悔又不能改變事實本身, 反而有好多不利的因素。

有很多害處:

(1)自尋懊悔會給自己帶來毫無意義的精神折磨。 懊悔是一種煩惱和自責的混合物, 副作用極大, 會造成心理上的緊張和痛苦, 並帶來情緒上的低落和壓抑, 對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然而這種懊悔本不應有, 是自己尋來的, 這就是自討苦吃了。

(2)經常翻悔的人, 也會失去別人的信任, 從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講, 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 絕不能自認倒楣,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討個說法。 但是, 在沒有正當而充分理由的情況下,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購買行為負責。 特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來複去, 也使旁觀者對你敬而遠之了。

進入這種誤區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有:

(1)過分追求十全十美。 我們平時做事, 能獲得十全十美的結果當然最好, 但是, 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十全十美都讓一個人得到, 有點這樣那樣的遺憾是難免的。 因此, 決策時不必強求最佳結果, 只要滿意即可。 這正如從一包縫衣針中選取一根來補衣服, 大可不必非要找出其中最尖銳的那根來用, 只要有穿針引線的功能就行。

(2)錯位比較。 這樣的人偏要拿自己低層次的東西同別人高層次的東西相比, 拿自己所購物品的不足之點同別人所購物品的長處相比,

Advertisiment
這必然總是看著別人的好, 產生“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理。 因為此時已偏離了原先的角度, 必然會為原先的行為後悔。

(3)決策草率, 行為馬虎。 例如, 情況瞭解的不准, 物品挑選得不細等等。

怎樣克服自尋懊悔的毛病呢?

(1)想好了再買。 後悔一般都是衝動的必然結果。 所以, 在購買之前, 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特別是數額較大, 要經過全家人反復商量, 要較全面的收集商品資訊, 要貨比三家, 不能感情用事, 更不能怕麻煩。

(2)買好了就用。 除非涉及消費權益的問題, 否則, 東西一旦買回來, 就像孩子投胎到自己家一樣, 孩子必須撫養, 東西必須使用了。 有些東西只要用了, 也就不在想別的了。

(3)用上了就好。

Advertisiment
東西使用了之後, 要儘量看其優點的一面, 要努力回避或改進不足的一面。 只要認為它好了, 後悔的感覺也就淡漠了。 特別是在已經沒有可能退換的情況下, 要多看其優點, 少看或乾脆不看其疵點。 在使用時也要盡力避開或掩蓋其不足。 這樣就會“眼不見, 心不煩”了。

(4)要尋教訓、不尋煩惱。 常言道:“智者千慮, 必有一失。 ”如果決策果真失誤, 你也只當是智者千慮中不可避免的那“一失”, 從中找出教訓, 而不必過分自責。 要向前看, 不要向後看。 我們做事, 不但要拿得起, 更要放得下, 去了的事情就讓它過去, 不必背起不放, 我們應輕裝上陣, 迎接未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