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腸道健康決定寶寶智商與身高

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過這樣的感受, 家裡2歲以下的寶寶經常容易發生腹瀉, 有的寶寶甚至還發生過上吐下瀉的情況, 讓家長很是著急。 寶寶初發腹瀉時, 大部分家長會認為是由於吃的東西不衛生, 或肚子著涼所致, 於是一股腦兒地給孩子服用各種止瀉藥, 結果腹瀉非但不見好, 反而越來越嚴重, 甚至拖了幾個月不愈, 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 有時甚至危及生命!

寶寶腹瀉——營養流失危害多

媽媽們一定都知道, 寶寶一腹瀉體重就會下降。 這不僅是因為腹瀉使寶寶的體內水分大量流失,

Advertisiment
更因為腹瀉使寶寶的腸道菌群紊亂, 吃進去的食物難以消化吸收, 造成營養不良, 影響生長發育。 所以健康的腸道環境對寶寶的成長至關重要。

腹瀉除影響嬰幼兒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外, 還會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 損害某些機體組織。 這是由於在腹瀉過程中, 本來應該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能進入機體, 而機體內各器官還需照常進行各項生理功能。 長期慢性腹瀉會造成營養不良, 使患兒身體瘦弱, 抵抗力降低, 容易患各種疾病。 這不僅影響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還會引起併發症, 常見的併發症有: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症、感染、中毒性肝炎以及其他急性疾病。

腸道健康決定寶寶智商與身高

2歲前的兒童,

Advertisiment
神經系統發育非常重要, 需要保持腸道的正常吸收來保證營養, 但病原體對腸道的反復侵襲, 會使兒童發育成長受到嚴重威脅。 最近有一項醫學調查研究表明, 幼童時期的腹瀉和腸道寄生蟲感染對7歲兒童身高發育的負影響可達到8.2釐米;在認知能力方面, 2歲之前的反復腹瀉會導致9歲兒童的IQ(智商)分值低於同齡兒童10分, 學習能力也落後12個月。

所以寶寶經常腹瀉, 家長不能認為是小毛病。 需加緊對小兒腹瀉的預防, 保衛孩子的健康。

如何判斷寶寶腹瀉

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疾病。 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 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 腹瀉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次年1月。 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

Advertisiment
多為黏液便, 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 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 無腥臭味。 腹瀉的表現多樣, 並非大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需要和以前的大便次數與形狀進行對照。 如果寶寶生長、發育等方面都很正常, 之前每日大便次數2~3次, 現在忽然變成5~6次甚至更多, 且呈水狀或者糊狀, 裡面帶血或者有膿, 這時候很有可能就是腹瀉。

喝牛奶也是腹瀉導火索

牛奶過敏導致的小兒腹瀉原在西方人中較常見, 但現在國內發病率也增高了。 寶寶臉上有濕疹, 便便呈水樣, 都是食物過敏的表現。 嚴重者大便裡面會出現小蟲樣血絲。 一些成人也會對牛奶過敏, 這是由個人體質決定的。 雖然牛奶是營養食品的首選, 可有些人喝牛奶後會出現不適,

Advertisiment
這主要是由於牛奶中含有乳糖。 乳糖在體內分解代謝需要有乳糖酶的參與, 有些人體內缺乏乳糖酶, 乳糖無法在腸道消化, 從而造成腸鳴、腹痛甚至腹瀉等症狀。 此類患兒可表現為遷延性腹瀉, 如長期不能確定病因, 不及時尋找適宜的餵養方式, 長時間吸收不良會導致貧血、生長發育明顯延緩。

要預防寶寶腹瀉, 最好母乳餵養。 母乳營養價值高, 易消化吸收, 是防止腹瀉的最佳食物。 夏季不要斷奶。 人工餵養的嬰兒, 食具要每天煮沸消毒, 每次使用前再用開水沖燙, 消毒好的食具要避免污染, 在奶瓶上加罩, 牛奶每次也要煮沸後再給嬰兒食用。

理性選藥, 勿要濫用

寶寶腹瀉時, 許多家長難免病急亂投“藥”,

Advertisiment
希望一“止”了之。 通常細菌感染的腹瀉適合用抗菌藥, 但除了因痢疾、腸炎而出現的腹瀉, 小兒腹瀉一般不要隨便使用抗菌藥。 若長期服抗菌藥, 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發生抗菌藥誘導性腸道感染。 研究表明, 不論何種病原所引起的小兒腹瀉,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正常菌群紊亂。 腹瀉病情越重, 時間越長, 這種紊亂表現越嚴重。 小孩腹瀉時, 一般精神、食欲沒有受到影響, 小便也正常, 可以在家服用一些微生態製劑, 比如“小培菲康”等, 同時喝糖鹽水, 吃點稀粥爛麵條, 可以防止脫水, 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安全用藥, 是父母的第一責任。 不要為了急於緩解症狀而隨意買藥、用藥, 最好諮詢醫生。

吃點“細菌”, 營養吸收自然好

益生菌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細菌, 包括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乳酸桿菌等,其可抑制有害菌在腸內的繁殖,促進腸道運動,從而提高腸道機能,促進營養吸收。

益生菌常駐於人體腸道內,可抵擋有害菌的入侵,促進營養吸收。假如益生菌遭到破壞,腸道功能會隨之紊亂,出現腹瀉、食物過敏、抵抗力下降、反復生病等問題。

寶寶的腸道菌群很不穩定,水土不適、更換奶粉、使用抗菌藥等都會破壞寶寶的腸道菌群。給寶寶補充益生菌,可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狀態,促進營養吸收良好。

健康的腸道才能保證營養的充分吸收,幼兒成長的營養成分DHA、維生素、礦物質等都是在腸內被吸收的。益生菌能產生乳糖酶幫助寶寶消化乳糖,減緩乳糖不耐受症所造成的腹瀉、腹脹、噯氣和腹痛;分解乳糖產生的乳酸,可產生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等營養物質,促進鈣、鐵、磷、鋅的吸收。寶寶充分吸收了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自然腦子聰明長得快。

包括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乳酸桿菌等,其可抑制有害菌在腸內的繁殖,促進腸道運動,從而提高腸道機能,促進營養吸收。

益生菌常駐於人體腸道內,可抵擋有害菌的入侵,促進營養吸收。假如益生菌遭到破壞,腸道功能會隨之紊亂,出現腹瀉、食物過敏、抵抗力下降、反復生病等問題。

寶寶的腸道菌群很不穩定,水土不適、更換奶粉、使用抗菌藥等都會破壞寶寶的腸道菌群。給寶寶補充益生菌,可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狀態,促進營養吸收良好。

健康的腸道才能保證營養的充分吸收,幼兒成長的營養成分DHA、維生素、礦物質等都是在腸內被吸收的。益生菌能產生乳糖酶幫助寶寶消化乳糖,減緩乳糖不耐受症所造成的腹瀉、腹脹、噯氣和腹痛;分解乳糖產生的乳酸,可產生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等營養物質,促進鈣、鐵、磷、鋅的吸收。寶寶充分吸收了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自然腦子聰明長得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