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腦癱患兒的運動康復治療法

運動訓練內容

一、 常規運動

每日應做嬰兒體操, 方法見本書。

二、 強化訓練

0~2月

撫觸。 生後生命體征穩定後即可對小兒進行撫觸, 被動運動及視聽刺激。

俯臥抬頭。 胎齡滿40周開始俯臥練習, 要求在吃奶前1小時, 空腹, 覺醒狀態下進行, 俯臥的床面要平坦、舒適, 但是不要太軟, 用語言和玩具引導小兒抬頭。 進行訓練時可在小兒胸下經雙側腋下墊一個小枕頭, 雙上肢放於枕前, 高度為雙肘屈曲時雙手能觸及床面。 同時在小兒的後頭側至兩肩胛骨內側進行深淺感覺的刺激, 促進伸肌的收縮直至頭上抬。 每次訓練10分鐘,

Advertisiment
每日訓練4~6次。

母子面對面訓練法。 小兒俯臥于母親身上, 固定小兒上臂和手關節, 保持手支撐位。 為了促進小兒更好的抬頭, 母親可與小兒對話、唱歌或鼓勵小兒伸手撫摸母親的臉。

抗重力直力模式。 此訓練可在2個月以後開始, 方法是仰臥位, 握住小兒的前臂拉起, 使雙肩胛帶內收, 軀幹上抬45到90度, 慢慢前後活動, 可促進小兒頭頸部前屈和立直, 同時可提高軀幹的控制能力。 也可以軀幹屈曲90度的位置將小兒慢慢向仰臥位的方向放回, 這樣也可促進小兒頭部前屈。

側臥對稱性姿勢。 使小兒側臥于床上, 雙上肢及雙手保持在軀幹的正中位, 此姿勢可控制異常性非對稱性姿勢及異常性的伸肌緊張。

3~4月

俯臥訓練。

Advertisiment
繼續讓小兒進行俯臥位抬頭訓練, 盡可能在俯臥位誘發其抬頭和爬行等主動動作。

翻身。 用玩具誘導小兒翻身, 幫助小兒翻身時可一手握住小兒的手, 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的向對側引導直至變為側臥位, 完成由頭、頸、軀幹、骨盆的翻身過程。 每日至少練習7~8次。

俯爬。 開始俯爬時可讓小兒俯臥位, 前臂支撐, 家長可在其後方協助小兒一側下肢的足底向前推至這側下肢完全屈曲後促使其產生向後蹬的力量, 使小兒利用此力的反作用力完成向前的移動。 每日練習7~8次。

平衡訓練。 將小兒仰臥位放置被單上, 兩位家長分別抓住被單兩頭進行左右搖盪, 這樣有助於緩解小兒的肌緊張, 促進平衡機制的建立。 此外, 小兒平衡訓練中還包括在俯臥位頭部上抬保持中立、肘支撐進行左右重心的移動等動作的訓練。

Advertisiment
每日進行2~4次。

手口協調性訓練。 仰臥位, 讓小兒兩手抓雙足放至口, 也可讓小兒雙下肢上抬、臀部上抬, 家長握住小兒的骨盆進行前後左右搖動, 這樣有助於骨盆的控制及軀幹姿勢的調整, 有助於平衡能力的建立和手口協調性的獲得。

抓握訓練。 此年齡段無論是在仰臥位還是在倚座位, 或者是肘支撐位均可進行抓握訓練。 訓練時將玩具放在中線的位置, 小兒頭保持在中立位, 誘發小兒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開進行抓握。 開始時, 可將玩具放置在手較容易觸到的地方, 以後逐漸變換位置。 每日進行7~8次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小兒腦癱是如何進行康復治療的?有哪些症狀?

    其實小孩的腦癱康復也是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的,例如:有痙攣性腦癱的小孩,他需要做的康復治療就是:應給他進行按摩性 的康復治療了。如語言障礙的,就需要給他進行語言的訓練了,所以最應做的是,多配合醫... [詳細答案]

  • 1回答

    腦癱患兒的飲食要怎麼注意?

    由於腦癱兒手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太好,食品的品種也有相應的變化,早期需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注意防止誤吸。腦癱患兒咀嚼功能不好,要適當進行口腔按摩、活動、刺激,改善咀嚼功能。儘早進食正常的食物,對口腔頜... [詳細答案]

  • 1回答

    腦癱患兒的飲食要注意什麼?

    飲食方面:營養豐富,搭配多樣,口味合適,儘量接近正常兒童的食物。 由於腦癱兒手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太好,食品的品種也有相應的變化,早期需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注意防止誤吸。腦癱患兒咀嚼功能不好,要適當進... [詳細答案]

  • 1回答

    腦癱患兒的飲食要如何注意呢?

    建議腦癱的寶寶飲食方面營養豐富,搭配多樣,口味合適,儘量接近正常兒童的食物。 由於腦癱兒手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太好,食品的品種也有相應的變化,早期需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注意防止誤吸。腦癱患兒咀嚼功能不... [詳細答案]

  • 1回答

    腦癱患兒的症狀是如何表現的?

    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腦癱兒:1、肌肉鬆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摸小兒大腿內側,或讓小兒腳著床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2、僵硬,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布清洗時,大腿不易外...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