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肛氣功治療的具體療法

脫肛的氣功治療的具體療法吸氣提肛法:

筆者1987年因久痢導致中氣下陷性脫肛。 開始, 只是在大使時覺肛門脫出, 便後能自行回納。 誰料在1989年7月一次重感冒後, 病情加重, 一經勞累, 肛門即脫垂, 須以外力推助方能復位。 服了補中益氣丸等藥, 效果亦不理想。 正當筆者為此苦惱不堪時, 看到“吸氣提肛法”對此病治療效果顯著的報導, 便以試試看的心理, 按法鍛煉。 誰知30天后病情緩解大半, 堅持鍛煉3個月痊癒。 至今未見復發。 現將此法介紹給患有本病的讀者:

晨起便後, 選一空氣新鮮, 環境安靜處, 兩腳分開比肩稍寬,

Advertisiment
呈現騎馬式站立。 百會朝天, 沉肩墜肘, 虛腋松腕, 含胸拔背, 松腰適腹, 眼、唇微閉, 目視前方若有若無。 舌抵上齶, 心靜神寧, 意守闕神(即肚臍)。 意念天之清氣, 悠緩細勻地從鼻經胸入腹, 而聚于神闕。 同時十個腳趾用力抓地, 剛勁站立口意念地之大氣從湧泉經雙下肢後內側達會陰從肛門進入腹內, 斯時猛縮肛門, 令天地之氣在神闕交融, 並用此氣將肛門緊系于神闕, 屏氣1分鐘左右。 然後以1波浪式的推進, 並呈散射狀地由體內向外慢慢排氣。 排氣時, 舌體還原, 腳趾和肛門慢慢放鬆, 回復如常。 排氣畢, 複如是“吸氣提肛”, 終而複始。 患者鬚根據自己的耐力和臨床症狀, 每次練10~30分鐘不等。 練功完畢, 恢復松靜站立。 叩齒30~50下後, 鼓漱30~50次,
Advertisiment
而後口中津液分3次徐徐吞下, 送入神闕, 散於胸腹, 漬之臟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