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胚胎發育過程:圖解人類認識胎兒發育全過程

人類胚胎發育其實一直是充滿著神秘的, 和個小小的細胞怎麼就慢慢的變成一個小生命, 降落在人間了呢?想知道你是怎麼樣來到這個世上的答案嗎, 嘿嘿!!!!那就跟著小編來吧!

 胚胎發育第一、二周 

形成受精卵

受孕過程中, 大部分精子在陰☆禁☆道的酸性環境中死亡, 只有少部分精子通過宮頸, 在1小時內到達子宮腔, 再過1-2小時, 精子共走過了18cm的路程, 最終到達輸卵管壺腹部, 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

1.穿過放射冠 2.穿過透明帶 3.形成受精卵 

卵裂產生的細胞叫卵裂球。 受精後24小時開始第1次卵裂, 受精卵分裂成兩個相等的細胞(兩個卵裂球)。

Advertisiment
以後平均每12小時分裂1次, 在受精後72小時左右, 分裂成16個“卵裂球”, 聚集在透明帶內, 形狀如同桑椹, 所以叫它桑椹胚。

卵裂不斷進行, 卵裂球的數目也越來越多, 而卵裂球的體積卻越來越小, 整個桑椹胚的大小和未受精卵差不多, 這樣就保證了桑椹胚在細長的輸卵管內順利通過。

 胚泡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 醫學上叫作植入或著床。 這一過程大約在受精後的第6—8開始, 第11—12天完成。 大多數孕卵是在三角形子宮腔前後壁的中上部著床。 一般來說, 受精後第5天透明帶消失, 第6天胚泡叫“極端滋養層”的一側附著在子宮內膜上。 極端滋養層細胞分泌的蛋白酶溶解子宮內膜, 使內膜上出現一個直徑1毫米左右的缺口,

Advertisiment
以後胚泡就從這個缺口植入。

大約在受精後的第12天, 內膜表面由孕卵植入造成的創口被四周的內膜組織修復, 這時胚胎被埋在肥厚的蛻膜層內而受到保護。 受精卵著床完畢之後, 在宮腔內膜上形成一個小丘, 孕卵就在這裡生根, 胎兒就在這裡長大。

胚胎發育第三周 

在內、外胚層中間出現另一個胚層, 即中胚層。 內、中、外胚層細胞組成一個梨形的扁平狀胚盤。 胚盤由內胚層、中胚層、外胚層組成, 一端較大為胚胎的頭部, 有一個黑色的圓圈的部位是口咽膜, 另一端較小為胚胎的尾部, 也有一個黑色的圓圈, 是泄殖腔膜。 在胚胎的尾側可以看到一個黑色的條狀結構, 是原條, 它將形成神經板和神經褶。 如果出現兩個原條,

Advertisiment
就會形成雙胞胎。

 

胚胎發育第四月

 胚胎發育第四周 

由扁平狀的胚盤逐漸形成圓柱形的胚體, 眼、鼻、耳剛剛開始出現, 臍帶和胎盤形成。

胚胎發育進入第3月:胎兒生長7—9釐米, 重量增加到20克, 生☆禁☆殖☆禁☆器官也分化完畢, 男胎形成睾丸, 女胎形成卵巢, 胎兒的心、肝、腦、腎都開始了活動。

胚胎發育進入第4—6月:胎兒生體按早孕的雛形迅速長大, 各器官都有了一定的功能。 胎兒的分泌, 排泄也多了, 羊水量也多了起來。 母親能感到胎動, 從孕婦腹部能聽到胎兒心跳的聲音。 六個月末, 胎兒生長已達到30釐米, 體重700克左右。

胚胎發育進入7-9個月:胎兒身長和體重增加很快, 各臟器的活動加強, 胎動有力, 心音強。

推薦閱讀:懷孕三個月胎兒圖 b超資料看胎兒性別 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