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教和早教哪個重要 這兩者相比孰輕孰重

1 胎教和早教哪個重要

胎教和早教是兩個時期的教育方式, 兩者都很重要。 胎教也可以說是為了早教打基礎, 也可以說為胎兒成長定基礎。

所謂胎教, 是指在胎兒發育成長的各時間, 科學地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教育, 如音樂、對話、撫摸等, 使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 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 以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 達到提高人類素質的目的。

所謂早教, 就是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的教育, 也就是早期教育。 一些國家出現提前開始學習讀、寫、算,

Advertisiment
提前開始正式教育的探討和實驗。 但另有人主張早期教育應重在發展智力。 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 家庭教育對早期教育有重大影響。

小貼士:不管是胎教還是早教重點在於外界刺激胎兒的大腦及感官發育, 兩者在不同時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做好了胎教和早教都對孩子有好處。

2 早教對孩子的好處

1、可以提高人的學習起點。 抓緊幼兒早期教育, 提早人的學習起點。 就是說, 對於處在幼兒期的孩子, 要在可能的條件下給予更多的教育, 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識, 以緩解個體生命的有限性與人類知識無限增長的矛盾。

2、可以提高學習效果。 有人認為, 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

Advertisiment
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的最佳年齡。 所以五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3、發展兒童智力。 專家認為, 兒童學業的成敗,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的教育與發展。 兒童六歲進小學一年級時, 他的學業成績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經定型。 因此得出結論:在嬰幼時期被剝奪或忽視了智力刺激的兒童, 將永遠達不到他們本來應達到的智力水準。

4、促進大腦的發育。 一些家長擔心, 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 會累壞孩子的大腦, 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事實說明, 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損害大腦的發育,

Advertisiment
而且還會促進大腦的發育。

5、培養兒童某些特殊才能。 有人認為, 彈鋼琴如果不從5歲開始, 拉小提琴不從3歲開始, 則以後難以精通。 這種說法雖然有些絕對化, 但因為學琴需要很強的手指功夫, 而鍛煉手指功夫, 如力量、靈括性、敏感性等, 自然從小開始為好。

3 胎教對胎兒有什麼好處

1、對音樂敏感, 有音樂天賦。 一聽見胎教音樂, 則表現出非常高興, 並隨韻律和節奏扭動身體。

2、不愛哭。 雖然嬰兒在饑餓、尿濕和身體不適時也會啼哭, 但得到滿足之後啼哭便會停止。 還由於受過胎教的嬰兒感音能力較好, 每當聽到母親的腳步聲、說話聲就會停止啼哭。 孩子比較容易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 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樂或母親哼唱催眠曲嬰兒就能很快入睡,

Advertisiment
滿月後就能養成白天醒、晚上睡的習慣。

3、心理行為健康, 情緒穩定, 總是笑盈盈的, 樂呵呵的, 非常活潑可愛, 夜裡能睡大覺, 很少哭鬧, 父母反映孩子好帶, 和整天笑呵呵的孩子在一起, 有無限樂趣。

4、語言發展快, 辨別能力強。 受過胎教的嬰兒4個半月時能認出第一件東西, 6~7個月時能辨認手、嘴、水果、奶瓶等。 這樣的嬰兒能較早理解“不”的意思, 早期學會服從“不”的孩子更懂事、更聽話。 他還會較早學會用姿勢表示語言, 會做“歡迎”、“再見”、“謝謝”等動作, 也能較早理解別人的表情, 所以, 顯得特別聰明可愛。 一般到一歲會說2~4字句。

5、能較早與人交往。 嬰兒出生2~3天就會用小嘴張合與大人“對話”, 20天左右就會逗笑,

Advertisiment
2個多月就能認識父母, 3個多月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6、大運動能力發展優秀, 這些孩子抬頭、翻身、坐、爬、站、走早, 動作敏捷, 協調。

7、手的精細運動能力發展良好, 手抓握、拿、取、拍、打、搖、對擊、捏、扣、穿、套、繪畫等能力強。

8、學習興趣高漲, 喜歡聽兒歌、故事, 喜歡看書、看字, 不少孩子還不會說話, 就拿書要媽媽講, 學習漢字的能力驚人, 智慧得到超常發展。 受過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個月左右便能背誦整首兒歌, 並且也能背數。 受過胎教的孩子入學後成績都比較優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