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寶寫真 讀懂彩超單裡的秘密

寶寶出生前, 准爸准媽想要一睹寶寶“芳容”, 只能通過彩超檢查了。 借助目前的三維和四維彩超超聲波成像技術, 准爸媽可以鮮活地感受到小生命的活動與成長。 為腹中胎兒拍照錄影, 能清晰看到腹中寶寶的活動, 打哈欠、伸舌頭、吃手指, 這是多麼令准爸准媽激動的事情。

一、彩超的神奇功能

臨床使用三維、四維彩超的意義, 最重要的還是通過觀察胎兒行為檢測其發育情況。 比如踢腿顯示胎兒運動系統發育良好;吮吸手指顯示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正常, 出生後喜歡吃手指是這種行為的延續。 過去的B超設備只能檢查胎兒的生理指標,

Advertisiment
而四維彩超還能為早期診斷胎兒先天性體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臟疾病提供更準確的依據, 如唇裂, 脊柱裂, 大腦、腎、心臟、骨骼發育不良等。

此外, 四維彩超在臨床還用以檢測子宮結構有無異常、子宮和卵巢有無腫瘤、妊娠是否出現異位、排卵功能等等, 幫助醫生及早發現和診斷腹腔和盆腔臟器有無占位病變及病變性質。

通過彩超檢驗, 可以驗出以下幾種胎兒畸形:

1、神經系統:無腦兒、腦積水、小頭畸形、脊柱裂及腦脊膜膨出。

2、消化系統:臍部腸膨出、內臟翻出、腸道閉鎖及巨結腸等。

3、泌尿系統:腎積水、多囊腎及巨膀胱、尿道梗阻。

4、其它畸形:短肢畸形、聯體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及畸胎病等。

二、彩超單中的專業術語

Advertisiment

先來看看一張准媽媽的彩超單吧:

孕婦年齡:27歲

超聲所見:

宮內單胎, BPD73mm, 頭圍263mm, RSA 顱骨光環尚規整, 腦中線居中, 側腦室無明顯擴張, 顱後窩8mm, 上唇未見明顯中斷, 脊柱排列尚規整, 尺橈骨可顯示, 雙腎可顯示, 胃泡可顯示, 四腔心可顯示, 卵圓孔5mm, 有活瓣, 胎心搏動規律, 145次/分, 脛腓骨可顯示, 股骨長約52mm, 胎盤位於宮體後壁, 實質回聲均 羊水約65mm, 內透聲好。 胎兒頸部見U形壓跡, CDFI:臍帶血流信號繞頸一周。 胎盤功能:Ι級

超聲提示:

臍帶繞頸

彩超單術語解析:

BPD:即雙頂徑, 是指胎兒兩個頂骨之間的距離, 醫生常常用它來觀察孩子發育的情況, 判斷能否有頭盆不稱, 順利分娩。

頭圍:環頭一周的長度

RSA:指胎位為臀位

股骨長(亦稱FL):股骨是人體最大的長骨,

Advertisiment
指大腿骨;是醫生利用B超給准媽媽作孕期檢查時, 用它來觀察胎兒發育的情況常用的指標。

胎盤功能一級:胎盤功能有一、二、三級之分, 一級是指是目前子宮的環境還比較適合胎兒生長, 一旦到了三級,胎盤就會發生鈣化,功能功能趨向衰退。

臍帶繞頸X周:臍帶繞頸是不少准媽媽會遇到的狀況, 一般來說影響不大, 只要准媽媽多平躺, 輕輕拍打肚皮, 讓胎兒在肚子裡多運動, 有些寶寶是可以自行解開臍帶繞頸的。 即使解不開也沒關係, 臍帶有50釐米長,對胎兒沒影響的。 至於是否順產, 並不單純看臍帶繞頸來決定, 要到臨產前與婦產科醫生決定。

枕額徑:胎兒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

腹圍:肚子一周的長度

上唇未見明顯中斷:就是沒有兔唇。

Advertisiment

脊柱排列規整:就是脊柱正常, 腎、胃、心臟正常

脛腓骨:小腿

1、水腦:有許多水腦或水腎的狀況, 都會到了懷孕後期才逐漸產生。

2、全盲:胎兒在子宮內因為沒有光線的刺激, 因此不會睜開眼睛, 所以無法診斷出先天全盲或小眼症的狀況。

3、聽力:在胎兒5——6個月大時, 聽力已有發育, 但目前沒有任何的方式可以得知, 胎兒是否有先天性聽障的問題。

4、腸胃道阻塞:腸胃道的阻塞病變, 極少數會出現在懷孕24周之前, 因為胎兒在懷孕前期, 很少大口的吞進羊水。

5、肢(指、趾)端異常:像是手腳內翻或外翻、多指(趾)、並指或指節缺失等異常狀況, 也因為胎兒常處於握拳狀態, 幾乎無法由超音波確切診斷。

6、侏儒症:有部分的侏儒症狀,

Advertisiment
無法在早期診斷出來。 因為胎兒在6—7個月大的時候, 就會逐漸停止骨頭的發育生長。

7、先天性代謝異常:絕大部分的生化代謝異常疾病, 例如黏多醣症, 都要等到寶寶出生進食後, 才會逐漸發病。 也因此許多致死性的生化代謝異常, 在產前無法辨認, 除非媽媽已生過類似疾病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