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胎動頻繁就一定是異常嗎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安靜的, 胎動是寶寶生命的象徵, 胎動頻繁就是胎動較多, 但是並不是胎兒胎動頻繁就一定是異常的。 瞭解胎動的規律和變化

什麼時間胎動最頻繁?

孕早期, 由於胚胎非常小, 孕婦感覺不到胎動, 到孕16~18周才能感到, 孕32周時, 胎動最頻繁, 每天胎動的次數最多的時候能達到上千次。 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 因為胎兒慢慢長大, 子宮內可以供他活動的空間會越來越少, 因此他的胎動也就會減少一些, 沒有以前那樣頻繁。

而且, 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生物鐘”, 晝夜之間胎動次數也不盡相同,

Advertisiment
一般早晨活動最少, 中午以後逐漸增加。 晚6點至10點胎動活躍。 大多數胎兒是在媽媽吃完飯後胎動比較頻繁, 因為那時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 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 於是就開始伸展拳腳了。 而當准媽媽餓了的時候, 體內血糖含量下降, 寶寶沒勁了, 也就比較老實, 這也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專家提示:並不是所有胎兒胎動頻繁都是正常情況:

胎動反映了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安危狀態。 如果胎動出現異常, 則很可能是出現胎兒宮內缺氧。

專家做了一個很形象地比喻, 寶寶的胎動相當於我們的跑步, 在每次胎動的過程中, 胎心都會加速, 會比平時快10~15次。 胎動減少直至消失後24小時內, 胎心就會消失。

Advertisiment
因此, 依靠媽媽的自我監控, 每天掌握胎動變化的情況, 可以隨時瞭解寶寶在子宮內是否安然無恙, 及早發現問題。

因此, 孕媽媽需要鑒別胎兒胎動頻繁是正常生理現象還是胎兒危象的提示, 如果發現胎兒宮內缺氧, 需要及時採取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