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的視覺起步點在哪裡

不管這個世界有多美麗, 我們都得仰仗著一雙明亮的眼睛去觀察獲得。 表面看來, “看”似乎是件極為簡單的事情——我們看出去, 就算看的是完全陌生的景物, 也馬上就知道自己看見了什麼, 呈現景物的速度之快, 幾乎不能以時間來衡量。 但是, 這個過程的繁複性卻不可以一言以蔽之。 每看一物, 視覺器官就會像個超級電腦一樣, 在大腦中高速運轉之後, 才能讓我們最終看見。 這一切, 看似風平浪靜, 其實複雜至極。 工程如此浩大, 難怪腦中劃給視覺使用的版圖要比其他各種感官加起來的總和都要大了。

Advertisiment
更重要的是, 為了“看到”, 我們曾經準備了很久很久……

相對於其他感覺器官, 視覺的起步雖早, 但是發育的過程卻是最緩慢的。

科學真相

各種感覺的發育順序是:觸覺(4個月大)→平衡感(6個月大)→聽覺(8個月大)→視覺(9個月大), 其中視覺的發育是最晚的。

成為胚胎22天的時候, 最初的視覺組織就已迫不及待地顯現出來, 神經管的前方突起了兩個小泡泡——這就是眼睛。 第5周時, 小泡泡開始分化出視網膜和水晶體, 從外表看, 其實就是兩個小點。 但是有意思的是, 這兩個像逗號一樣的小黑點不斷往下陷, 且相距甚遠, 恰好位於太陽穴上的眼眶。 第6周時, 視神經開始鋪路, 將視網膜連接到“初級”的大腦上。 然後, 晶狀體和角膜形成, 從表皮組織分離。

Advertisiment

到了第8周, 兩個小黑點開始覺得太陽穴這個地方不可久留, 於是它們決定“移民”, 移動的腳步緩慢但卻線路清晰, 直奔突起的鼻子兩側而去, 這樣從外觀上看來就已經很有些人的模樣了。 更有趣的是, 此次“移民”基本屬於憑著感覺走, 因為在“移民”的路途上, 胎兒的眼睛一直緊緊閉合著, 他給自己定好的睜眼日是懷孕第6個月的時候。 到那時, 這個小胎兒甚至都會流眼淚了!由於睜開了眼睛, 所以這時候胎兒開始對光有了敏感度, 他能感覺到腹中光的強度以及光線的明暗變化(在母親的腹中非常安全, 不會有天敵的威脅, 所以胎兒還沒有必要通過視覺辨別物體的形狀), 因為光可以穿過腹部的組織和肌肉射入子宮。

Advertisiment
所以, 他的小世界雖然漆黑一片, 但是, 我們設想他還是能隱約地看到自己的手、腳和臍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