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在孕媽媽肚子裡也有生活規律

胎兒從9個月大開始, 便能感受到光的變化, 並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節奏

很多心理學者認為, 人類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回到母親子宮內的所謂“子宮回歸願望”。 奧地利著名繪畫大師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的繪畫作品《達娜厄》12, 描繪了在黃金雨下達娜厄孕育神的孩子的景象。 畫中的達娜厄本身就像子宮中的胎兒一樣蜷縮著身體, 看上去平靜、安詳、充滿幸福。

很多人都會把胎內想像成充滿羊水、安靜、溫暖、溫柔、舒適、安全的世界。

接下來, 我就為您詳細介紹胎內的狀況以及胎兒的視覺。

夜間的胎內是完全黑暗的,

Advertisiment
白天的胎內光線也很暗

在母親腹中的胎兒, 從4個月大開始, 各種感知能力就逐漸發育起來。 例如, 觸覺、平衡感、聽覺、味覺、嗅覺等。 之所以“逆產兒”的比例不高, 就是因為胎兒已經具備平衡感, 可以自己調整自己的位置。 各種感覺的發育順序是:觸覺(4個月大)→平衡感(6個月大)→化學感覺13(7個月大)→聽覺(8個月大)→視覺(9個月大), 其中視覺的發育是最晚的。 14

胎兒的視覺尚未發育完全, 不過他們在子宮中用眼睛幹什麼呢?

當胎兒剛形成眼部構造的時候, 上眼瞼和下眼瞼是粘在一起的, 當懷孕25周左右, 胎兒的上下眼瞼才可以分開, 並可以流出少量的眼淚。 寶寶出生後3個月左右, 才能徹底看清物體。 而在胎內, 最多只能感受到光線的明暗變化(在母親的胎內非常安全,

Advertisiment
不會有天敵的威脅, 所以胎兒沒有必要通過視覺辨別物體的形狀)。

說到母親胎內的明暗程度, 在黑天的時候, 胎內完全是一片漆黑, 而白天的時候光線也很暗, 相當於室內夜間照明的亮度。 不過, 母親肚子中的胎兒可以感受到微弱的光線變化。

胎兒在腹中所體驗到的“早晨”

2003年,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學者們進行了一項研究15, 他們想查明當光線照射到孕婦的肚子上時, 胎兒的腦活動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結果表明, 微弱的光線也可以提高胎兒大腦的活性。

胎兒在母親肚子裡長到34周以後, 就可以判斷現在是黑夜還是白晝了, 並且已經開始和母親一起度過每天24小時的迴圈性規律生活了。

Advertisiment

對於胎兒來說, 微弱的光線就能讓他們感知到現在已經是“早晨”了。

人體內都有一個“生物鐘”, 我們的脈搏、呼吸、血壓、新陳代謝、荷爾蒙的分泌都是以24小時為週期變動的。

但是, 嚴格來講, 人體的“生物鐘”週期比24小時稍長一點, 大約為25小時16。 也就是說, 多出了一個小時。 人體如何調節這一個小時的偏差呢?就是靠早晨的陽光。 當天亮時, 我們的大腦就會做出反應:“已經是早晨了”, 然後將“生物鐘”調節到以24小時為週期。

胎兒把自己的“生物鐘”調節為以24小時為週期, 需要借助兩種手段, 第一種是通過胎盤從母體那裡獲得一種叫做“褪黑素17”的荷爾蒙;第二種就是感受到早晨的陽光。

胎兒也有生活規律

如果懷孕的母親喜歡熬夜, 很晚才睡覺,

Advertisiment
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床, 那麼不僅母親不能很好地調節自身的“生物鐘”, 就連胎兒的“生物鐘”也無法以24小時為週期正常運轉。

不規律的生活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 這樣一來, 大腦、心臟、肝臟、腎臟等所有器官的“生物鐘”都紊亂了, 身體的平衡就被破壞了。 母親腹中的胎兒在4個月大左右, 內臟器官就基本上發育完成, 並開始工作了。 而胎兒發育到7個月大的時候, 腦的機能也開始運轉了, 我們認為, 這時胎兒已經過起了有規律的生活, 至少他們已經能夠感受到母親的生活規律了。

為了使我們人體以24小時為週期規律地生活, 還有一個時鐘非常重要, 那就是“肚子時鐘”。 我們大腦的活動是需要能量的, 每天早晨吃過早餐後,

Advertisiment
人的體溫升高, 大腦才開始活躍起來。 最近有的年輕人養成了不吃早飯的習慣, 其實這對身體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孕婦不吃早飯, 那後果更加嚴重。 為了保證自己有規律的生活, 也為了保證胎兒有規律的生活, 孕婦一定要好好吃早飯。

關鍵點:

胎兒也是按照24小時這個週期過規律生活的, 懷孕的母親必須有規律地生活, 才能使胎兒的生活規律保持正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