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肺炎鏈球菌感染越來越難治

孩子生病, 能吃藥治療最好不要打針。

秋冬季節, 孩子咳嗽、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 但有時這個普通的感冒發燒卻給家長和兒科醫生帶來諸多困擾。 不少家長一看孩子發燒就要求醫生趕緊給孩子吊針、用消炎藥。

但實際上, 引起感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見的是病毒和細菌。 專家指出,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一般情況下不主張使用抗生素, 而即使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 在可以用口服藥物的情況下也盡量不要打針和吊針。 據悉, 正是因為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的增加, 目前由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疾病治療難度在加大。
Advertisiment


家長:

不用抗生素會耽誤孩子病情

據廣州市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鄧力介紹, 目前危及5歲以下兒童健康和生命的首要疾病之一是肺炎。 就全球而言, 小兒肺炎占5歲以下小兒死亡總數的1/3~1/4, 其中50%的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 “其實很多孩子的鼻咽部都存在肺炎鏈球菌, 在孩子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 這種細菌一般不致病。 但孩子一旦因為著涼、感冒因素導致抵抗力下降, 肺炎鏈球菌就會乘機對孩子的呼吸系統發起進攻。 ”

據了解, 肺炎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受到感染的人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 從口部或鼻部排出飛沫, 將病菌傳染給健康人。 抗生素是目前治療肺炎鏈球菌性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
Advertisiment
如患上疾病, 使用抗生素是毫無疑問的, 但抗生素的耐藥卻又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目前, 肺炎鏈球菌的耐藥幾乎使治療此菌引起的呼吸道和中樞神經感染的第一線藥物療效盡失。 據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2000年~2002年呼吸道感染兒童肺炎鏈球菌耐藥的流行病學監測結果顯示, 肺炎鏈球菌菌株對青霉素耐藥率逐年增高, 對第二代頭孢菌素類耐藥率也有所上升, 88.7%臨床分離的肺炎鏈球菌具有多重耐藥性。

醫生:

肺炎疾病, 預防勝于治療

鑒于以上狀況, 專家認為, 肺炎鏈球菌性疾病的預防勝于治療。 “專家指出, 肺炎鏈球菌是目前國際上可以通過疫苗預防, 但卻導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Advertisiment
這一點也充分說明了對于疫苗預防疾病的意識還比較薄弱。

鄧力提醒, 秋冬季是肺炎高發期, 大家應對兩歲以下幼兒和65歲以上老人這兩大肺炎易感人群更加關注, 尤其是天生免疫力差或有潛在性疾病的兒童, 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 很容易造成聽障、腦部受損甚至死亡。

由于肺炎鏈球菌是經由飛沫傳染, 建議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到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 另外, 由于肺炎鏈球菌性疾病早期癥狀跟一般的傷風感冒很相似, 主要表現為感冒、發燒、咳嗽等, 家長應對這些信號予以重視, 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