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學著和孩子一起長大

世界上最容易做的, 就是父母;世界上最難做的, 同樣也是父母。 大多數父母只關注孩子的成長, 而忽略了自己的成長。 其實不只是孩子, 父母也同樣需要成長, 這是我作為一個十歲孩子的媽媽越來越深刻的領悟。

一、家庭教育是決定孩子成長的根本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 但現實生活中, 為什麼一同進入校園又在同一個教室裡的孩子, 在經過幾年後會呈現出無論是道德品行還是學習成績上的雲泥之別呢?我認為, 這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甚至可以說, 決定孩子成長的不是學校,

Advertisiment
而是家庭。

在學校和家庭之間,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根本,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我很欽佩一種父母, 他們在孩子幼年時給予強烈的親密感, 又在孩子長大後適時地退出。 他們既不讓孩子感到童年貧瘠, 也不讓孩子感到少年窒息。 雖然孩子的人生屬於他們自己, 我們父母終有一天要放手, 但是在孩子羽翼未豐之前, 父母和家庭的作用至關重要, 它決定著孩子成長的根本。

二、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錯過了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黃金時期, 等到你功成名就回過頭再想要彌補曾經缺失的愛與教育時, 你將會悲哀地發現孩子已經不再需要你, 你們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無法溝通。

Advertisiment
所以父母能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這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

三、用心陪伴, 共同成長

父母該如何用心陪伴, 與孩子共同成長呢?

1.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無論多苦多累, 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把孩子帶在身邊, 用語言、表情、動作、身體接觸等方法和途徑, 讓兒子從小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 每天, 孩子的臉上都有發自心底、天真燦爛的笑容, 那是他有高度安全感的體現。

2.給孩子正確的價值引導。

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需要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培育。 在生活中, 兒子良好的行為, 我會給予讚揚, 不良的行為, 我會幫他矯正並約束他不再犯, 錯誤的行為我會批評, 身邊的各種現象我會給他正確的分析與評價。

3.言傳身教,

Advertisiment
身教重于言傳。

家長是孩子一生的導航者, 家長的言行舉止能夠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他的一言一行就是你言行舉止的反映。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要求孩子做到的, 家長必須要自己先做到。

對於兒子, 我和孩子的爸爸一直都在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來教育他。 我們都愛看書, 所以兒子自小就喜歡閱讀。 遇到有趣的問題、話題我們一起探討, 各抒己見。 很多時候, 再多的大道理都不能比陪著孩子一起去身體力行更有說服力。

4.做孩子的“戰友”, 強健孩子的體魄, 樹立良好的人品。

健康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以犧牲孩子的身體健康去換取學習的進步, 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很多父母都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

Advertisiment
而忽略孩子的人品, 而真正把孩子之間的距離拉大的, 是人品。 所以, 培養良好的人品, 孩子受益終生。 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戰友”, 陪伴他一起度過風雨, 越過坎坷, 這樣他自己也會信心倍增, 大受鼓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