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左右為難

女兒今年4歲, 在教育她的過程中陡然生出的一些問題常常令我措手不及, 左右為難

在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我們, 從小所受的教育是不打架、不罵人還要謙讓、忍耐。 這用到我女兒身上就不行了, 這樣教育帶來的結果就是女兒膽小怕事, 經常被調皮的小朋友弄哭, 我看不行, 就教育她要勇敢地和欺負她的小孩“鬥爭”。 直到有一天, 女兒興沖沖地告訴我, 那個“壞”小孩再也不敢欺負她了, 因為她使勁掐了那個小孩一下, 我終於鬆口氣。

有一段時間, 女兒經常和樓下鄰居家一個上三年級的小姐姐一起玩。

Advertisiment
那天晚上, 在樓下鄰居家, 女兒看中了小姐姐的一個鉛筆盒, 迫切地想要, 我就對女兒說:“王曉彤, 不能要別人家的東西。 ”女兒磨磨蹭蹭, 那懇求的眼神讓我有些心軟。 我看鉛筆盒有八成新, 樣子也不錯, 估計女孩不可能捨得給她, 也好, 讓女兒經受一下受挫的滋味, 我就壓低聲音對她說:“如果你真的想要, 就自己去給姐姐說, 如果她願意給你, 你就要。 ”結果出乎意料, 人家慷慨地送給女兒了。 當時, 我覺得很尷尬, 可怎麼哄也沒要過來, 還是讓她抱著回家了。

回家後我氣急敗壞, 一關上門, 我就開始大聲地呵斥她, 女兒則眼淚汪汪地極力為自己辯解:“人家小姐姐都答應給我了。 ”這時我的潛意識中突然冒出這樣一種想法:也許孩子這樣做是對的。

Advertisiment
看見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 合情合理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又經過了人家的允許, 難道真不對嗎?難道非得逼著孩子口是心非, 不敢爭取嗎?

細想起來, 我們成年人很多時候沒有勇氣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放手讓給別人, 歸結起來也許和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有一定關係。 可說到底, 我該怎麼教育女兒呢?(文/胥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