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詞典新發現:窗口期

育兒屆的專家告訴了我們一個讓早教事半功倍的新名詞——“視窗期”。

打開寶寶智慧發育的扇扇“視窗”

據我所閱讀的有關資料和專家的指點後, 終於弄懂了“窗口期”的含義。 所謂育兒“視窗期”, 是指寶寶在不同的時期重點吸收的資訊也各有側重。 也就是說, 寶寶可能在某個階段, 對某種技能學得特別快。 這是因為腦部是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區發育, 不同功能的腦區, 視窗期也不盡相同, 如寶寶在出生~1歲半是視覺發育的“視窗期”;9個月~10歲是接收詞彙的“窗口期”;0~4歲是數學邏輯期;3~10歲是音樂期等。 說到這裡, 想起我那牙牙學語的聰聰,

Advertisiment
他應該在語言的“視窗期”了吧。

這個育兒界的新名詞, 實際上告訴了我們所擁有的視、聽、說、爬、站、走, 甚至吃飯的能力, 無一不是在腦部發育的視窗期中受到激發發展而來的。 如果在視窗期沒有得到相應的刺激, 學習潛能可能會減弱。 工作接觸到某些家長隨口就來句“大人說話, 小孩站一邊去”, 或者孩子說話不靈光卻認為是“貴人語遲”也不怎麼放心上, 其實這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都不利。 孩子10歲以前都處在語言的視窗期, 此時對於激發他們語言的潛能是無限的, 如果關閉了這扇“窗戶”, 孩子真的有可能今後就不太會說話了!如此看來, 視窗期確實需要得到重視。

抓好視窗期, 提供充足的腦部發育所需

Advertisiment

專家認為視窗期教育的效果可能影響人一生的素質發展, 但又不是立竿見影的, 而是對“潛意識”的教育。 和青少年期的身體一樣, 及時和足量的鍛煉, 更有助於體制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掘。

為了保證“視窗期”教育的順利進行, 需要適宜、適時的“啟智”教育。 當然, 還要留意寶寶的不同“學習類型”, 做到因期、因材施教。

除了適當的早教外, 想讓視窗期教育效果更理想, 還得給寶寶提供充足的腦部發育營養。 底子打好了, 再施展早教的效用, 自然事半功倍。 相信媽媽們都知道, DHA是寶寶腦部發育的必需營養 , 但是DHA的含量得達到“科學驗證水準”才起作用。 像我就只選擇有科學驗證水準的DHA和ARA的配方奶粉給我家聰聰喝, 當我聽到聰聰8個月時叫第一聲“媽媽”時真別提有多激動了!另外,

Advertisiment
專家也證明了補充科學驗證水準的DHA確實有效果。 美國營養學專家貝茲就曾把出生四個月內的寶寶分成A、B兩組, A組寶寶持續攝入17毫克/100千卡DHA和34毫克/100千卡ARA, B組寶寶則不攝入。 結果到了18個月時, A組寶寶的MDI指數要比B組寶寶高7分。 更讓人信服的還在後面, 4年後再作智力測試, A組寶寶表現出IQ得分仍然比B組寶寶高7分。

要知道我們大多數人的智力水準就在100分左右, 7分都快接近10%了, 你說, 你還能忽視麼?

專家曾笑用“過了這村, 就沒這店”來形容窗口期, 腦部營養素的攝入也一樣, 錯過了12個月以前的大腦發育黃金期, 就算再補充, 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了。 所以,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 最重要的是給他打下扎實的勢能基礎,

Advertisiment
跟我一樣儘量選擇有科學驗證水準的DHA和ARA(17毫克/100千卡DHA和34毫克/100千卡ARA)的配方奶粉, 以更好地滿足寶寶在腦部發育的視窗期的營養需求。

一位資深法國營養專家曾說過, 一個民族的命運, 要看他們吃的是什麼和怎麼吃。 要是我們的孩子IQ都能高7分, 那不單個體的發展, 對於整個國家的命運想必都有重大影響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