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育兒書籍的閱讀建議

育兒書籍的閱讀建議

時下得知很多父母在努力學習, 本人雖是天資愚鈍, 也在奮力閱讀。 有一點建議, 不知是否妥當。

《傾聽孩子》可謂速成教材。 那些為了孩子哭鬧、發脾氣、恐懼而頭疼的父母, 不啻找到一個良方。
但是, 如果對孩子的本性不了解的話, 父母們會為了傾聽而傾聽, 感覺到非常累, 一旦做不到, 會產生內疚感。 程序問題似乎大過了事情的本質。 如果不掌握孩子的本質, 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語言, 父母會發出“是不是每一次都要傾聽”的感概, 致使父母的行為不是順從與內心的, 那么父母就會關心:我又沒有按程序傾聽,

Advertisiment
而不是關注事情的本質。 給孩子愛和自由是根本, 傾聽只是一個手段。
建議這本書最好在《童年的秘密》或是《發現孩子》之后再讀一次。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與《給孩子自由》可以算是入門書籍。 如果一個父母不愿改變自己的觀念, 或是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 往后的一切就沒有什么實在的意義了。 這三本書, 尤其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展示給我們, 孩子的幸福究竟在那里, 一個教育工作者是怎樣轉變自己的觀念, 帶給孩子幸福的。 每一個文字都會敲打我們的心, 直至我們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幸福在何方。 這就是引發教育觀念轉變的引子。

《窗邊的小豆豆》用一個孩子的成長把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展現給我們,

Advertisiment
由于是個完整的故事, 我們會長嘆:原來上學可以是這樣的美好!

《愛和自由》孫瑞雪老師結合兒童之家的情況概括性的介紹了蒙特梭利的學說。 如果嫌蒙氏幾本書太多內容的話, 不妨從此處入手。 引入了心理胚胎、吸收力的心靈等概念, 最重要的是將愛和自由這個教育方法展現給讀者。 閱讀完之后, 你會希望進一步了解蒙特梭利。 我讀完之后, 為了孩子對成人的愛而心酸幾度落淚, 從來以為自己是愛臭臭最多的, 孰料, 真正被愛的人其實是我自己。

《童年的秘密》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孩子的本質和特性, 提出了敏感期的觀念, 揭示了“兒童只有在一個與他的年齡相適合的環境中, 他的心理生活才會自然的發展,

Advertisiment
并展現他內心的秘密”。 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孩子的那些的行為背后包含著如此重大的意義。 我們因理解開始自省, 而理解是真愛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